注册
第五季净月微发现

近期吉林省新一轮人才新政将出台


来源:新文化报

今年初,各地相继发出人才召集令,使得“人才争夺战”愈发激烈。今年年初以来,我省各地均推出大力度人才新政。4月10日,新文化记者从省人社厅获悉,我省新一轮“人才新政”将在近期公布。为此记者采访多位省内知名经济专家,为“人才争夺战”出谋划策。

今年初,各地相继发出人才召集令,使得“人才争夺战”愈发激烈。今年年初以来,我省各地均推出大力度人才新政。4月10日,新文化记者从省人社厅获悉,我省新一轮“人才新政”将在近期公布。为此记者采访多位省内知名经济专家,为“人才争夺战”出谋划策。

我省新一轮人才新政近期出台

因为没有北京户口,在一家科技公司工作多年的赵瑞,始终摆脱不掉北漂的感觉。“我2009年来北京,已经做了9年北漂。这些年我感触最深的是,北京藏龙卧虎,最不缺的就是人才。”

如今他在北京有车有房,内心总是缺乏归属感。今年2月,吉林省委、省政府《关于激发人才活力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的若干意见》出台,18条“人才新政”让赵瑞眼前一亮,这“18条”不但为人才提供安家补贴,还可以安排子女就学。创办高新技术企业还能享受税收减免。春节过后,他已经准备回长春创业。

“人才兴、吉林富”已成全省上下的共识。我省人才新政一经推出,内容之丰、力度之大,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意见》聚集吉林“五大发展”战略产业体系,加大对重点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创新创业人才的扶持力度。

“我们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完善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政策措施,打造事业发展平台,靠事业留住人才,努力实现‘大雁南飞又归巢’。”日前,省委副书记、省长景俊海在《求是》杂志上撰文说。

近日,新文化记者从省人社厅获悉,我省新一轮“人才新政”近期将公布。人才“引进来”之后,如何“拴心留人”“人尽其用”也是一大挑战。据悉,为了吸引集聚高端人才,培育可持续的城市人才竞争力,我省将在人才培养机制、人才激励机制、人才吸引机制、人才环境机制、人才创新机制和人才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

应该不拘一格降人才。人才可能有自己的个性,个性和创造性就像硬币的两面,有关部门和单位应该在尊重人才个性的基础上,发挥其创造性,大胆尝试创新。此外,吸引人才的制度设计需要成体系,不只是人社一个部门的事,财政、教育、医疗等各个部门都要各司其职,都来找短板,提高办事效率。比如外来人才很重视子女入学和家属医疗保障,有关部门能否出台具体办事流程,外省办下来需要十多天,我省特事特办缩短到两到三天。

吉林大学政治经济研究中心宋冬林教授:

人才政策易被模仿

完善细则共同发力

才是长久之计

宋冬林教授认为,现在各地出现“人才争夺战”,是因为各地政府看到谁掌握了人才,谁就会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同时经济发展中,人才有一种导向引领作用,人才聚集的地方,往往是人口集聚的地方。人才大量聚集后会形成“平台效应”,比如武汉的光谷,形成光学人才聚集高地以后,大量和光学有关的上下游产业和人才都会被吸引过去,形成产业链,这就是经济学上的“分工理论”。

今年以来,全国各地吸引人才的措施层出不穷,我省该如何补足短板吸引人才?宋冬林教授认为,人才政策是容易被模仿的,完善政策细则,各部门统一思想、共同发力,营造良好的人才生态,才是积聚人才优势的长久之计。

“景俊海省长在《求是》上发表的文章,确实抓住了人才问题的关键。”宋冬林教授说,“我省出台了很多政策,为什么吸引不来人才?关键问题是我们有很多好政策,但政策性太强,各地区、各部门执行起来缺少细则。只有让政策真正落地,及时解决人才遇到的实际问题,才能做到‘留人留心’。”

同时宋冬林教授认为,人才对于城市的选择,收入和补贴往往是一个方面的要求,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发展空间、文化认同、人居环境等综合性要素也能影响人才的走向。吸引人才要有长远眼光,避免人才大战当中的短视行为。

宋冬林教授认为,应该不拘一格降人才。人才可能有自己的个性,个性和创造性就像硬币的两面,有关部门和单位应该在尊重人才个性的基础上,发挥其创造性,大胆尝试创新。此外,吸引人才的制度设计需要成体系,不只是人社一个部门的事,财政、教育、医疗等各个部门都要各司其职,都来找短板,提高办事效率。比如外来人才很重视子女入学和家属医疗保障,有关部门能否出台具体办事流程,外省办下来需要十多天,我省特事特办缩短到两到三天。

各部门要坚定树立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好的政策不在于目标和起点如何高,而在于政策是否有效。一个再宏大的计划,即使你付出了99%的努力,都会因为最后一公里而前功尽弃。

我省区位条件不及南方,经济发展水平滞后,在竞争中处于劣势,但真正的高层次人才不会把“名利”作为第一位。

东北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院长赵树宽教授:

高校应该引进高素质人才

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目前全国各地在培育创新发展新动能的情况下,重视、吸引人才是地区发展的情势所迫。赵树宽教授认为,目前的“人才争夺战”有喜有忧。喜的是各地都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忧的是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赵树宽教授表示,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城市的“人才战”主要依靠有竞争力的人才政策。但从长远来看,作为高等院校,应该积极引进“高素质”人才,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现在各地都是从“名利”和科研条件这两个方面出台措施吸引人才,我省区位条件不及南方,经济发展水平滞后,在竞争中处于劣势,但真正的高层次人才不会把“名利”作为第一位。人类科技发展到今天,影响人类发展历史的重大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没有一项是在“名利”的基础上取得的,都是来自科学家执着的探索和奉献精神。过度使用“名利”吸引人才,容易造成人才的价值扭曲。

目前我省出台的人才新政,从聚焦人才重点、公共服务政策、引才激励政策和创新创业扶持政策四个方面,制定了全面的激励措施,为我省高校人才发展带来了机遇。高等院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三大重任,因此一个地区的高等院校发展强弱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人才要素在配置当中注重的不是数量,而是层次和质量。我省高等院校整体量大,但质量不高,因此应该重视高层次人才引进。

此外,一项技术从发明到最终转化为产品,有很长的产业链条。高等院校要注重建立知识创新体系,实现院校和企业之间互动,把有限的科研成果尽快产业化,推动地方经济的增长。

各地、各部门应该认真审视已经出台的政策兑现了没有,是不是及时兑现了,是不是便捷兑现了,人才新政说到做到,绝不开空头支票。

吉林省智库秘书长、研究员刘庶明:

我省在力度方面不具有比较优势

应研究一些“软实力”

刘庶明秘书长认为,目前我国经济已经发展到“质量为王、质量制胜”的新阶段,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制高点就是人才战略,这个时代人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尤为重要。

现在的“人才争夺大战”,由于各地经济水平差异,对人才的支撑力也不同,但在政策上有相当程度上的趋同性。在这种竞争格局下,我省在力度方面不具有比较优势,应该研究一些“软实力”。

首先,补足短板抓落实,把劣势转化成我省的优势。各地、各部门应该认真审视已经出台的政策兑现了没有,是不是及时兑现了,是不是便捷兑现了,人才新政说到做到,绝不开空头支票。

其次,积极调动社会资源,打“人情”牌,吸引人才回归。我省有大量的高等院校,学生与老师之间、学生与学校之间都有相关性。如何利用校园情、同学情、老师情,与当地人才政策结合起来,在就业方面、情感方面进行积极沟通,有关部门要与大学联系起来,发挥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团委、校友会等部门作用,把毕业大学生留在吉林,把外地校友感召回来创业兴业。

另外,建议有关部门在制定创新创业扶持政策时,把科技成果转化成产品的各个链条,做成一个创业模板,小到办理营业执照,大到孵化周期、生产要素、优惠政策,让科技创业人员一目了然,解决创业后顾之忧。并且积极宣传创业成功案例,让更多的科研人员投入到人才兴省的大潮中。

新文化记者李德庆本组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吉林新闻

[责任编辑:韩莹]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网吉林今日推荐

长春新闻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