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第五季净月微发现

唐班弟子和他们心心念念的国


来源:中国新闻网

25岁的李超在接受中新社记者电话采访时已是美国的深夜,他没有一丝困意,还在实验室里做着实验。,,这个“90后”中国年轻人正在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物理学院攻读博士,且已获得了全额奖学金。

中新社长春5月20日电题:唐班弟子和他们心心念念的国

作者李彦国郭佳

25岁的李超在接受中新社记者电话采访时已是美国的深夜,他没有一丝困意,还在实验室里做着实验。

这个“90后”中国年轻人正在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物理学院攻读博士,且已获得了全额奖学金。

出国前,李超在吉林大学物理学院“唐敖庆班”完成了本科学业。“博士毕业还要读博士后,算下来要七八年,届时如果国家还有需要,我愿意回去。”

李超的话并没有让记者感到意外。

一年前,已故海归战略科学家黄大年的事迹在中国引发广泛影响。一年后,记者回到黄大年生前工作过的吉林大学采访,发现“学成归来”这四个字已经渗入这所校友遍布全球的中国高校的骨髓。

李超曾就读的“唐敖庆班”,是以吉林大学前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化学家唐敖庆命名的试验班。这个成立于2009年的试验班培养的是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基础学科领域大师级学科后备人才。

“唐班的学生愿意坐板凳,愿意去做基础的工作,我觉得这是一个重要的传承。”吉林大学教务处副处长王瑞对记者说。

这个传承向上要溯源很远。1950年1月,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化学系并获得博士学位的唐敖庆毅然选择回国,在北京大学短暂任教后,唐敖庆调任东北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前身),与蔡镏生等创建化学系。

“当年他是主动报名过来的,那时的长春算是边疆啊。”原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总编、唐敖庆秘书刘永新回忆说,唐敖庆和同事们是在木板桌上用酒精灯做实验道具一点一点把化学系建起来的。

“我们的化学学科起步晚,但起点并不低,当时创建学科的元老都有海外留学的经历,能把世界先进的教学、科研思想带回来。”吉林大学化学学院党委书记、研究员宁德宽接着说。

宁德宽介绍,自中国恢复高考以后,吉林大学培养的院士人数达到15人,其中从事化学学科的超过半数。“我们有这么好的人才基础,是唐先生的原因。”

据吉林大学最新发布的数据,唐敖庆班自成立之日至今,已有552人入班学习,期间有很多学生都获得赴英国剑桥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等国际顶尖名校深造的机会。

“这些学生在国外期间,都会向学校(吉林大学)提交研究报告,报告中总是将中国与发达国家在相关学科的差距以及该如何迎头赶上写得非常清楚。”王瑞介绍,从唐敖庆班走出去读硕士、博士的学生都会想着回来,回到本科班与学弟学妹们分享最新的前沿科学。

王瑞认为,至诚报国的唐敖庆精神俨然已经沉淀了下来。“我们做过统计,唐班成立十年来,95%以上的学生都会继续从事科研工作,推动中国基础科学研究水平的提升。”

“当然,也有出去工作的,据我所知是去西部山区支教。”王瑞补充说。

“这跟谈恋爱是一样的道理,你爱一个人越深,当你离去时就会觉得损失越大。”大洋彼岸的李超这样描述他愿回故土的原因。(完)

吉林新闻

[责任编辑:张健]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网吉林今日推荐

长春新闻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