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第五季净月微发现

荷兰养父母来到长春 为中国养子寻找亲生父母


来源:新文化报

2006年3月28日,刚出生一个多月的常时辉在长春市北安路实验幼儿园和市疾病控制中心中间的胡同内被发现。男孩身边遗留的字条显示其出生日期为2006年2月25日,他左手有先天缺陷,随后他被福利院收养。2

2006年3月28日,刚出生一个多月的常时辉在长春市北安路实验幼儿园和市疾病控制中心中间的胡同内被发现。男孩身边遗留的字条显示其出生日期为2006年2月25日,他左手有先天缺陷,随后他被福利院收养。2008年,常时辉被一对荷兰夫妇带到了荷兰,他们在首都阿姆斯特丹附近的小村庄生活。常时辉是这对夫妇唯一的孩子,他们没有隐瞒他的身世。2015年,这对夫妇第一次带着常时辉来到中国,开启了寻根之旅。今年4月10日,本报刊登了荷兰养父母为中国养子寻亲的故事,众多网友被感动,大家都表达了一个相同的愿望,就是希望能够帮助养母Lydia找到养子常时辉的亲生父母。

5月19日,Lydia和朋友Anita从荷兰来到中国长春,Lydia此行的目的只有一个,希望能帮养子常时辉找到亲生父母,让孩子不留遗憾,而这位可爱的荷兰养母正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母爱的伟大和责任。

替子寻亲

欲寻媒体帮助

遗弃地、附近医院、福利院、派出所……自5月19日来到长春以来,Lydia 一直没有停歇,她希望能在与常时辉有关联的地方找到一点蛛丝马迹,希望事情能有所进展,她想给寻根的儿子一个交代。然而,走访过很多地方后,Lydia仍然一无所获,但她并没有就此选择放弃。5月21日,Lydia与本报取得联系,真挚地说出了自己的心愿,“我希望能够帮孩子找到亲生父母,我需要帮助。”

5月22日中午,Lydia来到新文化报社,深黑色头发,立体挺拔的五官轮廓,蓝绿色双瞳深嵌在眼窝里,瞳孔在每一次听到有希望找到孩子亲生父母的语句时都会稍稍放大,满眼释放着渴望。

三次来长每次都有不同的使命

“我来长春这是第三次,第一次是在2008年。”这一年,是Lydia与丈夫从荷兰申请领养开始到第一次见到常时辉,“在荷兰有收养机构,我们告诉收养机构想要领养中国的孩子,荷兰的机构就会根据我们的要求与中国相关机构对接,最后将我们与一个叫常时辉的男孩匹配,问我们是否想收养他。我们说是的。”一开始Lydia只看到常时辉的个人文字说明,或许是冥冥之中天注定的缘分,Lydia最终选择了这个刚出生1个月就被遗弃、天生左手残疾的孩子。一家三口回到荷兰,在首都阿姆斯特丹附近的一个小村幸福快乐地生活着,三人共筑“家”的美好含义。

八九岁的常时辉开始思考自己从哪来、亲生父母是谁的问题,此时Lydia选择尊重并支持孩子的自我探索。

2015年,Lydia和丈夫带常时辉来到中国,开启了寻根之旅。在长春,夫妻俩带着孩子来到其被遗弃的地点,来到福利院和第一次见到常时辉的地方,他们毫无隐瞒,为孩子的寻根之路拼凑出一块块“拼图”,“这次旅行是帮孩子完成心愿,他一直好奇他出生的地方是什么样子。”

如今,Lydia第三次来到长春,她这次的使命是帮孩子寻找亲生父母,“孩子还没有放假,而且寻找的过程对一个孩子来说还是比较乏味的,所以这次我和朋友过来的。”Lydia嘴角带着微笑,尽显对孩子的疼爱,“其实孩子也说过中国那么大不一定能找到,但只要有希望我就不会放弃。”Lydia从包里拿出一沓子寻亲单,“这是我在荷兰印的数百张寻亲单,一直带到长春。”5月21日,Lydia在常时辉被遗弃的地点附近拿着寻亲单一张张向路人发放。

寻体检医生

了解当时的情况

“我想找到当年给孩子做体检的医生,想了解一下当时的情况。”22日下午,记者同Lydia来到省医院,长春市儿童福利院的人曾带常时辉在这里进行过体检,“我知道在这里很难找到与孩子亲生父母相关的信息,我想找体检医生是为了给孩子一个成长轨迹上的说法。”省医院宣传科科长程实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帮忙找相关科室医生。最终找到手足显微外科的杨波医生,虽然对12前年的事情印象模糊,但看到检查书上的签字,杨波证实是本人的字迹,“只是没有太多印象。”

能找到杨波医生,令Lydia喜出望外,主动提出要与杨波合照,回去给远在荷兰的儿子看。Lydia面对镜头,欣慰一笑。随后,程实表示,会尽力帮助Lydia,帮其联系相关部门看看能否有孩子亲生父母的相关线索,“这个孩子肯定很想知道自己的身世,所以我们能帮就尽量帮一下,万一能找到也了却了他人生的遗憾。”

她的努力

街头冒雨发寻亲单

来到吉林省人民医院一楼,Lydia径直走向建在角落处的超市,在一排排的购物架前徘徊了10多分钟,她付了款,拎着黑色塑料袋走出超市。打开塑料袋,里面全是各种品牌的辣条,“我记住了他上次在长春喜欢吃的东西,买下来带回荷兰。”Lydia脸上露出宠溺的微笑。

当日的长春街头被一场雨浇得有些冰冷,为了多一份寻找的希望,Lydia走到工农大路与红旗街交会处的十字街头,不会说中文的她拿着一沓寻亲单默默地发着,雨水随风拍打在她的脸上,她无暇顾及,只是手臂在雨中重复着相同的伸缩动作,她希望能出现奇迹,希望“拼图”缺失的那一角在人海中慢慢浮现……

对话养母

Lydia:孩子是我的骄傲

新文化记者:你相信奇迹吗?认为一定能找到孩子的亲生父母吗?

Lydia:2015年,走在长春马路上的时候,孩子说亲生父母一走一过看到他的手就能把他认出来,所以不管怎样我都会坚持找下去。

新文化记者:有其他荷兰父母收养中国弃婴的,他们也一直帮孩子寻找亲生父母吗?

Lydia:收养孩子的荷兰父母会在脸书上交流经验,有的养父母帮孩子找到了亲生父母。

新文化记者:荷兰人对“家”是一种什么概念?

Lydia:我觉得是关心彼此又相对独立吧,有各自的工作和学习任务,但会一起共进早晚餐,相互照顾,休息的时候大家在一起娱乐放松。

新文化记者:如何看待中国式传统观念“养儿防老”?

Lydia:在荷兰是没有这种观念的,孩子也没有给父母养老的责任与义务。荷兰的老人大多自己生活,定期会接受医疗体检或治疗。

新文化记者:10年养育一个个体生命的感觉是什么样的?

Lydia:孩子是我的骄傲,10年不断变化、不断成长,很令人欣慰。他周一到周五上学,有很多朋友。他喜欢网球和音乐,有时还喜欢烹饪。我这几天没在家,他还给父亲做饭了呢。

新文化记者:孩子身上有哪些与生俱来的中国特质?

Lydia:荷兰人早餐一般吃凉的,但他喜欢早上吃一碗热乎乎的面条,他还喜欢吃辣的东西,上次来中国旅行,他喜欢上了辣条。

新文化记者:一家人和狗狗“面条”的故事是怎样的?

Lydia:还没领养常时辉之前,我和丈夫养过一条狗,但狗去世了我们很悲伤,发誓不再养宠物。后来孩子提出来要养狗,我和丈夫一直都没有同意。直到有一次去度假,一只狗跑过来跟我们一家人玩耍,那种感觉很温馨,之后我们就把它养了起来,还给它起了“面条”的名字。

新文化记者:最美好的回忆是什么?

Lydia:美好的回忆太多了,每一张照片都是美好的回忆。我想到的是刚回荷兰,我们给他准备了房间,但怕他晚上孤独决定一块睡。不过当时他一直用手指着那个属于他的房间,就像示意那是他的空间一样,那种很自然的举动现在想到都很温馨。

新文化记者:想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

Lydia:孩子开心是最重要的。   新文化记者邓胜男

征集线索

2006年3月28日,常时辉在长春市北安路实验幼儿园和市疾病控制中心中间的胡同内被发现。根据他身边遗留的字条显示其出生日期为2006年2月25日,孩子左手有先天缺陷。如果你有孩子亲生父母的相关线索,或者你就是孩子的亲生父母,请拨打本报热线电话:0431-96618,你的孩子在找你。

荷兰养父母帮中国养子寻亲续

吉林新闻

[责任编辑:韩莹]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网吉林今日推荐

长春新闻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