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第五季净月微发现

“当代青年艺术的数字化生存”学术研讨会在长春举行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吉林新闻8月27日电8月24日,由中国数字文化集团有限公司主办,《艺术管理》杂志学术支持,北京多艺典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民营美术馆联盟、吉林省工艺美术集团协办的“当代青年艺术的数字

中新网吉林新闻8月27日电8月24日,由中国数字文化集团有限公司主办,《艺术管理》杂志学术支持,北京多艺典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民营美术馆联盟、吉林省工艺美术集团协办的“当代青年艺术的数字化生存”学术研讨会在长春举行。

研讨会与会嘉宾合影

研讨会与会嘉宾合影

据悉,此次活动旨为落实《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2018年度课题研究与调研要点>的通知》的要求,做好“艺术品行业发展现状及数字化、平台化、金融化趋势调研”的调研课题。

研讨会由《艺术管理》杂志编辑部主任管理主持,中国数字文化集团董事长助理全荃,中国财富网艺术品项目总监、《收藏投资导刊》副总经理苏娟,吉林省文化厅文化产业处处长朱红,北京文物保护基金会宫廷文化传承保护专项基金主任孙赫阳,北京多艺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吕佳徽,吉林省工艺美术集团董事长冯宇平,吉林动漫集团总经理王永青等参加,来自吉林省的11位青年艺术家进行研讨,发表了自己对数字化生存的感受和思考。

现状地域局限和突围空间

长春大学教师朴英华

目前的创作生态有两种,一种是艺术人才生活状态,一种是艺术人才创作环境。

艺术人才的生活状态其实不太理想,想成为青年艺术家还有很大困难,国家艺术基金成立以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种困难,通过艺术基金申报能够发现人才,形成推动力,帮助青年艺术人才创作出更好的作品。在创作环境方面,国家艺术基金也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同时希望吉林省的艺术家能够创作更多表现地域文化的作品。比如我们很多旅游区的纪念品是照搬韩国的设计和作品,而实际上我们自己地域性、民族性的纪念品也有很大的空间,可以在这方面进行挖掘,同时如果有国内的专家进行指导,那么对吉林省的青年艺术家创作会有很大帮助。

吉林师范大学教师王大壮及其作品

我们作为地域性艺术家,目前看很缺乏交流。我在四平工作,每天有一定课时(上课),课余时间进行创作、展览,需要兼顾的事项很多,包括创作后如何传播也是个难题。通过中数艺术平台,我想可以对艺术作品及衍生品进行宣传,也能把吉林省的艺术家凝聚在一起交流进步,如果能形成创作、入选、展览甚至获奖的各阶段成果,那么对于艺术家提高创作水平和提升自信心很有帮助。

冲击匠人的危机感

吉林师范大学教师林双鹏

吉林师范大学教师林双鹏及其作品

我本人是做雕塑创作的,更能够感受到数字化对传统手工艺人的实质性冲击,不光是技术方面的,还有造型审美方面的冲击。目前的3D打印技术越来越成熟,可以说是指数级的改变。目前,国内已经有艺术家创作了完全用3D打印而成的作品,现在的技术可以去掉很多材料、后期等诸多环节,让人有一种危机感。

剖析数字化不能决定艺术成就

吉林省书画院画家于飞及其作品

数字化对艺术一定就更好吗?我个人认为,数字化对于艺术来讲,有好的方面,但是艺术成果和艺术家水平有关联,跟数字化没有必然联系。我平时研究中国画,数字化就像中国画所说的“术”,能够表达的更多,但是艺术成就看的是作品的本质和内涵,数字化不能起决定性作用,就像我们以前并没有现在的先进技术,可是很多作品都是现代人无法超越的一样。

吉林省油画学会秘书长王培星及其作品

数字化技术发展有目共睹,以前我们用胶片相机然后洗照片,后来出现数码相机,再后来出现动漫、游戏、扫描、3D打印等等,所以数字化是未来趋势,会把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等技术应用到艺术创作中来,我理解为进步和发展。

面对艺术家善用数字化

吉林大学教授李广德及其作品

数字化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带来了我们关于生存问题的思考。生存,是艺术家要表现的主题,既然是主题,就带有学术性、现实性、永恒性。现在用数字化技术来传播思想,是每个人无法拒绝和回避的,所以我们要学会数字化生存。数字化生存,包括利用数字技术获取创作资源、推广作品,能够更快地收集到素材。比如我们以前为了获得创作素材,可能需要花很多精力去拍摄照片,现在呢,网上有很多照片素材,有的比我们自己拍摄的还好。在传播方面同样可以数字化。有一位艺术家,自己不用手机,有时候需要给他爱人打电话才能找到,即便这样,他的作品却在网上很容易找到,在微信等社交软件业经常能看到,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数字化传播的例子。

应用大众获取艺术参与感

东北师范大学教师刘洋及其作品

数字化是一种资源和速度,给艺术家的创作带来便利,同时也带来了新的课题。现在的创作更加碎片化,有很多片段,像U盘一样闪回,这就需要艺术家抓住时代的特点,创作出反映时代的作品,弘扬积极乐观的价值观,最重要的是展现自己观看的视角,形成独特性。充分利用数字化环境,可以让艺术更好地为大众接受,比如像中数艺术平台,就能更好地推广艺术家和作品,此外对艺术家也应有包装,艺术品是平面的,艺术家是立体的,不应分离,就像一些驰名世界的奢侈品牌,都有前期、中期、后期的包装,形成立体化网络服务生态。建立艺术中介,形成一体化营销模式,缩小作品与大众的距离,并且提供创作过程的体验,让大众参与到艺术创作中来,能够更好地让大众感受和接受艺术及作品。

分工单一思维的协作模式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教师孙玉铭及其作品

数字化带来空间,也存在弊端。画家就是画画的,专业和非专业的区别,在于作品是不是有修养,有没有自己的基因。我常跟我的学生说,我是个文盲,因为我更倾向于使用手写教案,纸张上文字间留有空白,当我有新的想法可以直接添加,有专门的解释可以随时注释,一目了然。随着数字化技术发展,当代艺术家也面临着新的课题:如何在数字化空间展示和推广自己,如何在(信息爆炸)大时代不至于(大脑)膨胀?现在人们接受的信息越来越多,同时要面对家庭、科研、社会事务等问题,接受得太多,容易膨胀,反而难以产生跨时代的大师,对于艺术家来讲,更需要单一思维。

比如,在西班牙有一个洞穴叫阿尔塔比拉,是几个孩子在玩耍时无意发现的,里面有很多欧洲野牛的壁画,形态生动、富有生机,技巧写实、透视准确,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人们对壁画的来历有诸多猜测,甚至认为是外星人的作品,经过十多年考证,最终确认是人类童年(旧石器时代)时的绘画作品,只因生活不同,那是当时人类生存的真实场景,他们没有过多的想法,只是不断涂抹形成了一个时代最杰出的作品,所以说单一思维能够产生大艺术家。回到当前的数字化生存环境中来,艺术家专心进行创作,社会精英打造数字化平台,用合理的方式运作,发展壮大为文化团体,这可能就是当代青年艺术家生存的一种模式。

学术新命题研究新视角

《艺术管理》杂志编辑部主任管理指出,数字化时代背景下的艺术发展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学术命题。讲到数字化生存,首先当然会想到尼葛洛庞帝。事实上,关注数字编码与艺术发展的所谓“数码文论”或者“互联网艺术”已经成为文艺理论一个重要进路。从上世纪60年代以来,它从麦克卢汉、鲍德里亚、纳尔逊等不同理论中汲取营养,产生了“访问”、“沉浸”、“交互”、“涌现”等新范畴,涌现了阿斯科特的《艺术与远程信息处理:网络意识的形成》、伊亚杜莱《艺术与互联网:这场革命的导论》、斯托拉布拉斯《互联网艺术:文化与商业的在线冲突》等经典论著。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这一问题的研究更需要艺术家的参与,因为他们是裹挟在时代浪潮中最直接的参与者,最核心的创造者,最直观的感受者。在这个意义上,这次研讨会就是要倾听今天来到现场的优秀艺术家对数字化时代的感悟与见解。今天的发言可以梳理这么几个研究视角:其一,探索由于数字化而带来的身份认同、角色转换、自我意识流动等变化,尤其是“危机感”;其二,探索由于数字化而促成艺术家由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化的趋势,尤其是发挥互联网在宣传推广中的作用;其三,探索利用数字化手段创造新的艺术形式或艺术内容的途径,比如3D打印对雕塑的冲击、比如AI绘画;其四,探索真实性、规范性、艺术性等理论范畴的内涵因为数字化传播的发展所产生的变化,以及艺术家行为准则和社会责任的延伸与调整;其五,探索数字化时代人们对于时间、空间、场所的个人体验或社会体验的变化,以及上述变化如何影响艺术创作等问题。

“国字号”平台艺术助推器

中国数字文化集团董事长助理全荃总结,通过今天的研讨,让人从不同的视角审视当代青年艺术家的数字化生存状态,也从不同的角度展现数字化对当代艺术的影响。从危机和加速角度,数字化带来了身份认同和角色转变,从推广和展示角度,数字化让我们从被动转向主动,从3D打印等技术的角度,数字化让我们的艺术形式和手段发生变化,从理论角度,数字化让过去的理论产生变化并生成新的行为准则,最终通过时间、空间的变化,数字化对个人体验和艺术家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对于青年艺术家的数字化助推,中国数字文化集团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中国数字文化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是文化和旅游部直属国家级文化产业集团,由财政部作为国有文化资产监管部门履行出资人职责。中国数字文化集团作为科技型文化企业,坚持以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己任,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文化科技优势和文化产业优势,坚持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发展方向,不断加强文化载体建设,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发挥科技引领作用、培育新型文化业态等方面承担着重要使命。

“中数艺术”是中国数字文化集团投资建设,中数集团与中国财富传媒集团联手打造的“国字号”艺术品在线交易平台。平台获得中央文化企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持,获邀艺术家均为近些年来在艺术创作方面崭露头角的青年艺术家。“中数艺术”于2018年6月20日在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举行平台上线暨首个线下展览新闻发布会,并开始在微信公众号运行。

“中数艺术”艺术品在线交易平台举行了上线后首场拍卖。首件拍品女艺术家李瑾的油画作品《阳光下的圣马可大教堂》以比较高价格的成交。一方面说明了当代青年艺术家的创作已经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大众市场对艺术品消费的渴望。同时,互联网的加入将深刻改变传统的艺术品交易流通形式,为更多的青年艺术打开上升的空间,前景值得期待。

艺术家的六重保障

中国财富网艺术品项目总监、《收藏投资导刊》副总经理苏娟说,通过研讨和交流,对当代青年艺术家的状态有了更加深入地了解,运用好数字化技术,可能对大家解决困难有所帮助。

研讨会现场

6月20日,中数艺术平台在北京成功上线,这是致力于服务青年艺术家的线上艺术市场推广平台,就是要寻找、发现优秀青年艺术家,为青年艺术家的未来点亮希望,让新时代的优秀作品成为新经典。为了达成这样的目标,中数艺术平台提供六个方面的保障。一是政策环境保障。二是国字品牌保障。中国财富传媒集团是国务院和中宣部批准成立,新华社重点打造的综合性、高技术、全媒体的现代传媒集团,与中数集团结成战略合作伙伴,两大国有大型文化、传媒企业强强联手,为青年艺术家们、为广大消费者打造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中数艺术”平台。三是资源保障。充分发挥新华社全媒体、融媒体强大的传播影响力和国家主流媒体的公信力,为新时代优秀的艺术家们鼓与呼。四是渠道保障。我们作为服务上市公司、基金、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媒体平台,将积极在线下金融高端活动中对金融市场进行全覆盖。五是技术保障。随着中国财富网平台技术服务水平的不断完善和提高,一定会为中数艺术提供最好的技术保障。六是团队保障。中国财富网为中数艺术特别成立了项目组,专职维护平台推广与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举办系列线下艺术展览。

不让优秀作品在工作室沉睡

北京多艺典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吕佳徽说,艺术是高尚的行业,受人尊敬,为人景仰,但是艺术家的人生境遇又往往伴随着艰难和苦闷,特别是在当前物质消费至上的时期,多数的艺术家,尤其是青年艺术家往往要面对事业、家庭等多方面的压力。应该动员社会力量,在作品展览、宣传推介等方面为艺术家做一点事情,在政策、资金、市场开拓等方面给一点扶持,帮助更多的艺术家专注于创作,拿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不让优秀作品在工作室沉睡,而让生活多一点艺术,让艺术多一点生活。

吉林省文化厅产业处处长朱红在讲话时表示,作为文化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宗旨就是为艺术家服务,为文化单位、机构服务,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和文化产业的繁荣。这次研讨会在吉林举行,体现了中数集团和中国财富传媒集团对吉林省的信任和支持。吉林省艺术资源丰富,既有高水平的艺术创作能力和艺术教育资源,也有包括刀画、剪纸在内的特色民间艺术形态,希望更多的中央直属文化企业、新闻单位能够关心、关注吉林艺术的发展,支持艺术家的成长、成才。省文化厅等相关部门,也会进一步了解本省艺术家的实际需求,更好地为艺术家服务。

吉林大学教师徐健及其作品

东北师范大学教师谭玉涛及其作品

长春市书画院专职画家张凤军及其作品

吉林大学教师徐健、东北师范大学教师谭玉涛、长春市书画院专职画家张凤军也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并结合自身情况作了发言。

吉林新闻

[责任编辑:韩莹]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网吉林今日推荐

长春新闻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