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第五季净月微发现

开业三年 亚投行做对了什么?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三年前的1月16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在各界充满期待又不无担忧的目光中正式开业。三年后的今天,情况已截然不同。

(经济观察)开业三年,亚投行做对了什么?  

中新社北京1月16日电题:开业三年,亚投行做对了什么?

中新社记者李晓喻

三年前的1月16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在各界充满期待又不无担忧的目光中正式开业。三年后的今天,情况已截然不同。

“起初的担忧是杞人忧天”

三年间,亚投行成员从建立之初的57个增加到93个,从主要集中在亚洲逐步扩展至全球。这种爆发性的增长在多边开发机构中并不多见。

三年间,亚投行累计批准项目投资逾75亿美元,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非洲等6个地区13个国家的基建项目提供了资金支持,覆盖交通、能源、电信、城市发展等多领域,带动各类公共和私营资本近400亿美元进入相关项目。

三年间,亚投行日益受到认可。全球主要评级机构纷纷给予亚投行最高信用评级,包括联合国专门机构和区域开发银行在内的许多国际发展组织都与其达成合作。欧洲复兴开发银行行长苏马·查克拉巴蒂称,与亚投行的合作关系是该机构与其他国际开发金融机构之间“最友好的关系之一”。

《日本经济新闻》评论说,亚投行成立之际外界有多种担忧,但现在该机构慎重审查投资项目的姿态受到好评。“开业前对亚投行会随意对亚洲基础设施项目放贷、中国企业会不断取得订单的担忧,可以说是杞人忧天。”

亚投行做对了什么?

北京学者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认为,作为多边开发机构的“后起之秀”,亚投行之所以能在短短三年内有如此进步,主要得益于两件事。

其一,坚持开放共赢,走国际化道路。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原所长陈凤英称,亚投行在接纳成员上不排外,一国不论大小、经济发展水平,只要有意向加盟,走完流程后即可加入;在人员招聘上,亚投行面向全球而非局限在成员内部,这在多边开发机构中非常少见。

“在国际化方面,亚投行做的是最好的”,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室主任徐秀军说,一方面,通过吸纳不同类型成员,亚投行为有基建需求的融资方和投资方提供了对接平台,对各参与方都是利好;另一方面,亚投行虽然由中国发起成立,总部也设在北京,但并未“特殊照顾”中国利益。

目前,亚投行贷款项目大多给予了中国以外的成员。中国也未追求所谓“一票否决权”,而是明确表示随着成员逐渐增多,投票权占比将逐渐稀释。

“这均表明亚投行在实践中不排他,而是坚持共享、包容、普惠的理念。”徐秀军说。

其二,坚持高标准,走创新道路。

亚投行行长金立群在接受中新社专访时表示,该机构在项目选择上有三个根本要求:财务可持续;环境保护,项目应有利于改善环境;得到所在地民众支持。

徐秀军认为,亚投行宗旨、目标、职能定位均非常明确,这是取得成功的保证。此外,通过制度创新,亚投行克服了其他多边开发机构的一些突出问题,如审批流程复杂、效率低下等。更难得的是,亚投行在效率与质量中取得了较好平衡。

“亚投行借鉴了现有多边开发机构的成功经验,也充分吸取了它们机构臃肿、流程缓慢等教训,可以说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实现了更好发展。”陈凤英说。

未来仍需加强管理

分析人士认为,要取得长足发展,亚投行今后需更加注重创新和风险防控。

陈凤英称,随着国际经贸格局深入调整,亚太地区经济发展环境在变,基础设施建设的含义可能也会变。因此,亚投行需不断创新,更好适应区域新的经济发展需求。此外,多边机构最关键的问题在于管理,亚投行今后应继续坚持正确的管理思路和做法,并根据形势发展及时调整。

徐秀军认为,随着今后业务规模逐渐扩大,亚投行需要在风险防控上加大力度。(完)

吉林新闻

[责任编辑:韩莹]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网吉林今日推荐

长春新闻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