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第五季净月微发现

吉林农业迎来新时代


来源:凤凰网吉林综合

1月22日,吉林省农村工作会议在长春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研究落实全省“三农”工作必须完成的硬任务,部署2019年的农业农村工作。

1月22日,吉林省农村工作会议在长春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研究落实全省“三农”工作必须完成的硬任务,部署2019年的农业农村工作。

吉林农业大丰收:农业绿色发展成效突出

记者从会议了解到,2018年,粮食总产量达到726.6亿斤,连续6年稳定在700亿斤以上,粮食生产夺取较好收成,种植业结构继续调整优化,累计调减籽粒玉米560万亩,新增优质水稻28万亩,新增大豆面积88万亩。

会议指出,坚持一二三产业融合,乡村产业发展稳中有进。畜牧业生产,非洲猪瘟疫情得到有效防控,牛羊禽蛋总体盈利;园艺特产业,新建各类棚室32万亩,人参、食用菌和经济作物效益持续增长;渔业总产值增长5.4%;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增长5%;休闲农业营业收入增长10%;与京沪浙苏粤辽黑等省份农业合作领域继续拓展,与非洲、俄罗斯等海外农业合作空间继续扩大;县域经济稳步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新技术新模式示范推广加快,农业绿色发展成效突出。在吉林省重点示范推广5大新技术和5大新模式,落实保护性耕作560万亩、航化作业400万亩、稻田综合种养65万亩。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负增长。新认证“三品一标”产品503个,吉林长白山黑木耳、香菇、灵芝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蔬菜、水果和食用菌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98.6%。

农业基础建设迈出新步伐。新建集中连片高标准农田200万亩。完成7300万亩“两区”划定上图入库任务。认定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单位12个、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10个。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7.5%。农业卫星数据云平台基本实现县域全覆盖,信息服务站和农村电子商务基本实现行政村全覆盖。

经过一年来的准备,编制了《吉林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以省委、省政府文件印发实施。规划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指明了方向、描绘了蓝图。

吉林农业迎来新时代:推进高质量发展

2019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关键之年。

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做好“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紧扣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高质量发展,对标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硬任务,把思想统一到抓落实上来,把信心坚定到抓落实上来,把干劲铆足到抓落实上来,全力以赴、不折不扣地把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各项重点任务落到实处。

第一,抓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重点任务落实。一是构建配套规划体系。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对标全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深入研究谋划重点行动、工程和计划,抓紧制定本地总体规划,力争上半年市县同步出台。要协调配合自然资源、住建、发改等部门,编制村庄建设规划,注重突出特色,避免千村一面。2019年,启动县域乡村建设规划试点县12个,编制实用性村庄规划2455个。到2020年,基本完成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或修编任务,行政村规划管理覆盖率达到80%。二是统筹推动规划落地。各地要对标全省总体规划,突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建设等8项行动和106项重点工程和计划,细化实化本地重点任务,狠抓责任落实、项目落实和资金落实,确保项项能落地,件件有结果。三是突出典型示范带动。启动实施以“百村引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为主题的乡村振兴示范建设。百村引领,就是择优选择100个村庄,推进人口集聚、设施建设和社区改造,发挥引领作用;千村示范,就是择优选择1000个中心村庄,着力在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建设农村新社区、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等方面加快发展,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万村整治,就是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全面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启动建设5个乡村振兴整县试验区。各地要发掘和总结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典型模式,为推动面上工作积累经验、探索路子。

第二,抓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重点任务落实。一是稳定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始终是农业农村部门的首要职责,这根弦任何时候都不能松。要不折不扣落实粮食生产扶持政策,强化粮食安全责任制,调动地方抓粮、农民种粮积极性。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高科技装备和防灾减灾能力。深入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优化玉米、提升水稻、扩大杂粮杂豆和经济作物面积。确保粮食面积不减少、产量不降低、产能不下滑。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8000万亩以上,正常年景下粮食总产量稳定在700亿斤阶段性水平。二是加快发展畜牧业。重点抓好洮南雏鹰400万头生猪、通榆吉运15万头牛、洮北300万只肉羊、榆树正榆1亿只肉鸡等投资亿元以上项目建设,推进全国无规定疫病区和现代畜牧业全产业链建设。三是加快发展园艺特产业。突出发展设施园艺和人参、食用菌、经济作物、山珍食品等特色产业,打造一批特色产业园区、基地和特产之乡。园艺特产业总产值达到1370亿元,同比增长5%。四是加快发展生态渔业。推进湖库增殖、池塘标准化养殖、冷水鱼流水养殖和休闲渔业等产业发展,做大以珲春为主体的水产品加工业。水产品产值达到145亿元,增长5%。五是加快发展现代种业。完善种业扶持政策,加快新品种选育和示范推广,加强种子科研和生产基地建设,力争培育全国种业十强企业1-2家。六是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发展食品加工业,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食品工业转变。培育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启动建设3000万元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100个。抓好梅花生物300万吨玉米、嘉吉生化200万吨玉米等一批精深加工扩能升级项目。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增长5%。七是加快发展休闲农业。支持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农村电商,创建一批休闲农业示范县、美丽乡村和星级企业。休闲农业营业收入增长10%。

第三,抓好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建设重点任务落实。一是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理顺建设管理职能,统筹整合项目资金,优化项目建设布局,科学设计建设内容,细化分解建设任务,完善建管机制。新建集中连片高标准农田200万亩以上。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60万亩。二是推进“两区”建管护工程。完成省级“两区”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制定完善精准化建管政策,探索建管一体化模式,优先在“两区”建设高标准农田。三是推进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抓好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申报创建,力争创建认定省级产业园10个,开展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四级联创,推进农业可持续试验示范区创建。四是推进全程农机化建设。加强全程农机化示范区和新型经营主体建设,推进国家级示范县创建,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9%,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五是推进数字农业创新工程建设。整合资源、项目和资金,加快推进吉林农业卫星数据云平台、农业大数据中心和村级信息服务站建设。

第四,抓好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重点任务落实。一是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把小农户发展成为家庭农场,把农户组织起来成立合作社共同闯市场,实现农户小规模生产与现代大市场的有效对接。规范发展农民合作社,依法组建联合社。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1231”工程,国外培训100人,省外培训2000人,省内培训3万人,冬春农业科技培训100万人。二是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创新农业经营方式,推广土地托管、土地入股、代耕代种等主导模式,土地流转面积占总面积45%左右,同比提高3个百分点。三是推进农业合作经营。开展全国百户农企进吉林活动,面向全国遴选100户大型涉农企业集团,开展深度交流合作,达成一批重点项目。加强东北四省区对接交流,扩大与京津浙沪苏粤等省份合作成果,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合作开发。

第五,抓好农业绿色发展重点任务落实。一是示范推广新技术新模式。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集成推广应用,推广农作物秸秆覆盖还田保护性耕作1000万亩,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300万亩,稻渔综合种养70万亩,机械深松整地1460万亩,测土配方施肥主要粮食作物全覆盖。二是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落实化肥减量增效和农药减量控害措施,主要农作物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实现负增长,综合利用率达到38%以上。有效防控农业面源污染,突出抓好查干湖和东辽河“一湖一河”农业生态环境整治。三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主体纳入省级监测平台管理,创建标准化生产基地示范县20个。加强渔业渔政管理,对5类重大水生动物疫病实施专项监测,实现省内水产原良种场和重点苗种场监测全覆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97%以上。四是培育农产品品牌。实施品牌强农战略,重点培育吉林玉米、杂粮杂豆、人参、食用菌等“吉字号”品牌。培育区域公用品牌10个,新认证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240个。计划在深圳、西安、杭州等地开展6场品牌推介活动。五是扩大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抓好公主岭、宁江2个整县推进和前郭、梨树等7个县份国家级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开展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农膜回收等综合治理,探索黑土地保护利用技术路径和推广模式。

吉林农业第一事: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

做好今年农业农村工作,要集中力量抓重点,把中央高度关注、提出明确要求,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重点安排部署,农业农村部门责无旁贷、亟需落实的关键问题和任务,摆在优先位置,抓紧抓实抓到位。

第一件事,务必要扎实开展好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这是中央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交账的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打好脱贫攻坚战,我们已经取得重大决定性成就,离完成2020年目标任务只有两年时间,必须一鼓作气,确保如期实现。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和政治站位,切实承担起产业扶贫职责,落实产业精准扶贫措施,加大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农产品产销衔接和科技人才服务力度,要积极研究谋划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衔接的办法,推动“输血”式向“造血”式脱贫转变。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全面落实中央和省脱贫攻坚政策措施,在政策制定、资金分配、项目安排上加大对贫困县的支持力度,特别是新增项目资金重点向深度贫困县倾斜。二是精心编制产业扶贫规划。全面落实中央脱贫攻坚巡视问题整改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各地要进一步细化产业扶贫规划,具体到户、具体到人,确保不落一户一人。2月底前全面完成规划编制工作。三是实施产业扶贫提升行动。因地制宜指导贫困村发展设施园艺、食用菌、中药材、畜禽养殖、休闲农业、农村电商等特色产业,推动扶贫车间和扶贫基地建设,加快培育扶贫龙头企业,开发多种形式的就业岗位,促进贫困户就地就近创业就业。四是建立健全产业扶贫指导员制度。每个贫困村都要派驻指导员,落实“到村到户到人”精准帮扶措施,帮助协调解决生产经营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坚持扶贫与扶志气、扶智力相结合,提升产业扶贫、精准脱贫质量,确保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脱贫人口不返贫。

吉林新闻

[责任编辑:张健]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网吉林今日推荐

长春新闻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