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第五季净月微发现

不一样的吉林农村 美丽、富饶振兴中


来源:新文化报

建起国内最大的单体日光温室,落成世界顶级的植物工厂,将南方水果利用东北冷资源进行种植,把农业种植与观光旅游结合起来,村落变得愈发美丽……吉林乡村正以高起点、特色化、新型化、科技化的态势昂首阔步发展。

建起国内最大的单体日光温室,落成世界顶级的植物工厂,将南方水果利用东北冷资源进行种植,把农业种植与观光旅游结合起来,村落变得愈发美丽……吉林乡村正以高起点、特色化、新型化、科技化的态势昂首阔步发展。

世界顶级的植物工厂

位于吉林市永吉县一拉溪镇的卓远植物工厂,占地面积3.3公顷,是目前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科技集成度最高、设施建设水平最好的果蔬生产园区。其智能化程序在世界领先。

置身卓远的现代化温室中,记者不由感叹此处的农业科技先进性。这是从荷兰引进的新型智能温室,采用钢架玻璃幕墙围护结构建设,园区接入荷兰无土栽培和以色列节水滴灌技术,采用世界领先自动化生产线,配套智能化生产设备,实现温度、湿度、光照等气候条件智能化调节,创造无污染、最适宜的环境,满足植物生长需求。果蔬生产全流程采取GLOBAL G.A.P欧盟操作规范,实现全自动育苗、全自动调节植株生长间距、全自动营养液灌溉和水循环利用,四季不间断生产蔬菜和水果,年产樱桃番茄、黄瓜、甜椒、草莓、芦笋等果蔬60万公斤,较普通种植提早1个月上市,效益是普通日光温室的5倍。

另据了解,这个植物工厂还拥有国内最大的单体日光温室。

“南果北种”的温室

同样是温室种植,吉林宇丰大连红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又有不同。该公司的智能阳光温室育秧蔬菜大棚3万平方米,包括育苗大棚300栋,芦笋种植大棚400栋。

该公司与大连红果农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建设吉林宇丰红果木瓜产业园,运用日本“冷冻—还原—唤醒”技术种植木瓜、香蕉等热带作物。其中,木瓜产业园种植面积100亩,建设日光温室大棚18栋,项目被列为省农发2018农业产业化试点项目。

“木瓜栽种1次,可以收获15年。1亩地,可以种植250棵。1颗就顶的上种植玉米1年的收入。”温室大棚负责人李学文介绍。另外,种植木瓜还可以解放劳动力,增加农民其他收入。

80后、90后返乡当新型农民

调研采访中,让记者备感振奋的是,许多80后甚至90后,已经加入到农业开发建设队伍当中来。吉林壹田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曹曦,出生于1989年。曾在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毕业后在巴西创业,最终回到家乡建立起农业科技公司和精准种植专业合作社。他通过众筹获得项目启动资金,通过“优购物”平台销售,在全市率先引入秸秆养殖蚯蚓项目,在吉林地区首创高品质亲子自然教育项目。

创立“左手田”有机农业品牌的杨帆,从香港留学归来,已经读完MBA。他开创了有机稻田私人定制的商业模式,销售市场遍及北上广深等全国一二线城市,年销售额1000余万元。张全家庭农场实现了水稻种植全程机械化、田间管理全程机械化、生产管理全程可视化,实现水稻钵体育秧智能管理,秧盘清洗、精量播种、高速移栽全流程机械自动化作业,采用新型水稻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植保无人机进行病虫害防治。其负责人张楠楠是个90后,本科学历。舒兰市吉米粮食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蔡雪,出生于1988年。本科毕业后曾到上海奋斗,后受舒兰市政府感召回乡创业,曾经走进中南海,与国家总理对话农业发展问题。

“五个振兴”促三农发展

史上曾有“南有江宁织造,北有打牲乌拉”之说,打牲乌拉之地就是吉林市。这里有传统的“东北三宝”,同时也是东北优质食味水稻、鲜食玉米和长白山特产核心产区和集散地。

如今,全国最大的设施芦笋种植基地和鲜芦笋出口基地,省内最大的木瓜、火龙果、大樱桃等产业园,在冰雪雾凇之城落地生根。食用菌、紫苏、月苋草等产量居于全省前列,其深加工产品远销欧美。黄松甸黑木耳、二道甸子人参等广销全国。贡米之乡核心品牌—“万昌大米”、“大荒地大米”、“舒兰大米”等一大批优质农品名誉海外。2013年,吉林市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命名为“中国粳稻贡米之乡”。

吉林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耿云久介绍,近年来,吉林市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立足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聚焦“五个振兴”。

耿云久表示,下一步,吉林市将加快把良好资源转换为产业优势,促动产业振兴,不断拓展现代农业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呈现新局面;努力壮大“三农”工匠队伍,促进人才振兴;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向乡村辐射,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阵地,举办系列农村文化活动,带动文化振兴;在农村人居环境、污水治理和厕所改造“三大革命”实现破题,创新启动实施“一带引领、十区样板、百村示范、千屯提升、万户美丽”工程,带动生态振兴;以“党建+”模式建设和谐美丽乡村,深入创建好书记、好队伍、好制度、好服务、好业绩、群众满意“五好一满意”党支部,用“红色引擎”把农村党组织建成“桥头堡”,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基层组织保障。

新文化报·ZAKER吉林记者李洋

吉林新闻

[责任编辑:韩莹]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网吉林今日推荐

长春新闻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