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第五季净月微发现

“全国第一”的背后 四平市治理辽河流域水污染纪实


来源:中国吉林网及电子报

水是生命之源,江河湖泊是“流动的生命之源”。让“流动的生命之源”健康流动,是四平市委、市政府的执政理念和不懈追求。去年1至4季度,四平辽河流域国家地表水

水是生命之源,江河湖泊是“流动的生命之源”。让“流动的生命之源”健康流动,是四平市委、市政府的执政理念和不懈追求。

去年1至4季度,四平辽河流域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指数分别下降73.97%、68.17%、55.82%、52.18%,改善幅度位居全国第一,全域消除劣5类水体。

河(湖)长到位——

“专职管家”接地气

河湖之病表征在水里,根子却在岸上。以前,环保不下河、水务不上岸,河湖环境防治就是一道难题。如何破解?

四平在2017年全面推行河长制,设立河长839名;2018年实施湖长制,设立湖长17名,从此建立起市、县、乡、村4级河(湖)长体系,让每条河流、每个湖泊都有了“专职管家”。

特别是四平市各县(市)、乡党政主要领导担任河长后,站到了河流污染防治的最前沿,实现了河湖由没人管向有人管、由多头管向一头管、由管不住向管得好的巨大转变。

去年11月16日,雪未临,寒风至。一大早,招苏台河十家堡镇镇级河长、镇党委书记王勇“照例”出门了,出行的目的地是招苏台河小桥子村段。

“书记,这水质不赖啊,周边也没啥垃圾,还有这么宽的绿化隔离和结实的铁丝网做护甲呢。”记者感叹。“治河是一个系统性工程,虽说现在招苏台河的‘硬伤’没了,水质也由原来的劣5类变为现在的4类,但工作还远远没有结束,不能松懈。”

正说着,王勇停下来,掏出手机,按了一串号码:“巡河员朱凤林吧,抽空来看一下你的片区,这有一堆垃圾要及时处理掉。”

突然,王勇又想起什么,再次摸出手机,又按了一串号码:“薛国旗啊,在镇里的12个粪污收集点验收完了,你要继续跟进投资3000万的粪污处理中心建设,12月末前必须完工使用!”

接下来,王勇继续着他的“忙碌”:踏查、入户、记录、找问题、打电话,林林总总。

四平市铁西区在全面建立区、乡、村三级河长体系的基础上,还创建了“河长+河长助手+民间河长+河道警长”的“3+”管理体系。除各级党政领导担任河长外,各成员单位负责人担任河长助手、环保志愿者及社会群众担任民间河长、属地派出所公安干警担任河道警长,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明确、官民共治的治水网络。在水系覆盖上,实行全区河流、湖泊、水库、沟渠管护治理的全覆盖,既管治水域的“大动脉”,也管治水域的“毛细血管”。

据统计,2018年至2019年末,四平各级河长累计巡河27万余次。其中,市级河长巡河129次,共督查督办69次,为基层单位解决问题155个。

寻根溯源——

“三源同治”除病根

治河治污,治污寻源。聚焦点源、面源、内源等主要“病源”,四平以项目为支撑,以“三源同治”为抓手,推动水污染防治步入科学化、常态化轨道。

加强“点源”治理。全市建成城乡污水集中处理厂35座,总处理能力为34.01万吨/日,达到一级A处理标准34座;建设9个工业开发区污水处理设施;严格重点污染企业排放标准,天成玉米开发有限公司等6家污染负荷较大的企业污水已纳入市政污水处理厂,金士百纯生啤酒有限公司污水处理设施升级改造已建成投运;完成338个入河排污口整治;全市158家工业企业建设污水处理站168座,总处理能力达11.58万吨/日。

实施“内源”治理。南、北河截流干管总长度约36.2公里,目前已经完工。持续推进清河行动,今年一季度共清理河道垃圾2.98万立方米;建成区排水管网535.6公里,完成雨污分流改造207.1公里。市区累计改造海绵城市老旧小区117个,改造南北河截流干管约36公里,黑臭水体基本消除。2019年10月,在全国第三批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申报答辩中,四平位列18个申报城市第一名,获得中央财政奖补资金3亿元。

推进“面源”治理。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农药、化肥施用量实现负增长;关闭搬迁119家禁养区规模化养殖场,并在全市范围内建设17个畜禽粪污集中处理中心和1367个散养户畜禽粪污村屯收集点。目前,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1%,规模养殖场粪污设施配套率达96%,大型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设施装备配套率达100%。全市共建设乡镇生活垃圾转运站34个、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点710个,全市755个行政村生活垃圾治理基本实现全覆盖。

此外,四平市还倾力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流转河道管理范围及两岸保护带土地7528.6公顷,设置边沟1000公里、围栏364公里,建成河流两岸保护带1903.25公顷、水源涵养林约486公顷。2019年完成造林68.7万亩,林木绿化率达22%,城市绿化覆盖率达39%,3年造林绿化攻坚任务提前完成。2019年,四平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绿化模范单位”荣誉称号。

夯实保障——

长效机制管长久

生态问题由来已久,生态修复久久为功。四平不断健全保障机制,用长效机制管长久。

夯实协同共治机制。着眼干支流、左右岸、上下游关系,实施协同共治监管机制。去年多次与内蒙古联络沟通,寻求西辽河金宝屯断面来水超标问题解决途径;与辽宁省铁岭市沟通协调,成功关闭其境内沿河小型养殖场,解决了东辽河四双大桥断面水质超标问题。近期,拟与铁岭市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进东辽河、条子河等界河治理。

夯实联防联控机制。在充分发挥各级河(湖)长作用的基础上,建立了“辽河污染防治项目推进”微信工作群,各市、县主管领导和30余个部门负责人参与,及时协调解决各类问题;市公安局成立了环食药犯罪侦查支队,加大对破坏生态环境资源犯罪打击力度;市生态环境局在全省率先实行环境执法体制改革,采用“局队合一”模式组建基层执法队伍,2019年共检查企业2500余家(次),行政处罚78件,关闭、淘汰散乱污企业26家。

夯实稳定运营机制。以县(市)区为单位,积极探索第三方集中运营模式,实现辖区内城镇污水处理设施一家管理、一家运营,破解“九龙治水”难题。组织精干力量,对现有污水处理厂实施驻厂监督,确保污水处理厂稳定运行、达标排放。针对污水处理设备运行和金宝屯断面水质超标等问题,聘请省内及中国环科院专家、技术人员100余人次,现场指导解决技术问题20余项。

夯实督察问责机制。截至去年末,各级环保督察交办案件1339件,目前已经完成1303件,完成比例达97.3%。实施督察整改清单式管理,建立提示、预警、督办、约谈、问责“五步工作机制”,2019年下达提示、预警、督办函等112份。

吉林新闻

[责任编辑:hanying-vpn]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网吉林今日推荐

长春新闻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