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第五季净月微发现

新发地疫情患者全部出院 解密“零死亡”背后


来源:新京报网

新京报讯(记者戴轩)8月6日,新发地聚集性疫情中最后一名在院患者出院。这是北京“抗疫”交出的最新答卷。新京报记者从北京市卫健委了解到,6月11日0时至8月6日24时,335名确诊患者均被收治入院,全部得到治愈,无一死亡。

确诊病例中,男性187例、女性148例,平均年龄42岁,平均住院日27天。

经过56天的努力,患者收治率为100%、中医药参与救治率100%、治愈率达100%,医务人员实现零感染。

地坛医院24小时腾出千张床位

新发地聚集性疫情发生前,作为定点医院的北京地坛医院,只剩下一位“新冠”肺炎患者,复工复产正在进行中。

按照统一部署,新发地聚集性疫情病例统一收治到地坛医院。首例患者确诊后,该院在短时间内进行了巨大调整。

6月11日起,地坛医院连续8天启用8个应急病区。6月16日,为了集中救治力量,组织19家市属医院的105名医务人员前往地坛医院进行支援。6月17日,根据疫情变化,按照床等人的原则,安排421名住院患者进行转移,符合出院条件的患者办理离院,不能出院的安排转至另外院区或其他医院,所有住院患者对医院病区调整给予了充分理解,24小时医院全部清空,为新冠肺炎病例救治准备了1070张床位。

据悉,新发地疫情最后一名出院患者为一名35岁男性,6月18日入院接受治疗。入院第6日,患者仍反复发热,体温最高曾达到40℃,畏寒、寒战、腰痛,被诊断为重型病例。经过吸氧、用药等治疗后,症状逐渐缓解,在8月4日与5日的两次核酸检测中均为阴性,达到出院标准。住院49日后,该患者出院。

目前,地坛医院已逐步恢复正常诊疗工作,继续承担应急医疗救治任务和为其他患者提供医疗服务。

“混编制”医务人员应对复杂情况

此次疫情累计有5名危重型、21名重型患者。

地坛医院副院长吴国安介绍,和之前两轮疫情相比,此次危重症率相比更低。最主要的原因是主动出击检测、较早发现。北京第一波患者,主要是从武汉等高风险区来的,从发病到入院的平均时间是4.6天;第二波患者以境外输入为主,平均入院时间4.2天;此次也就是第三波患者平均入院时间缩短到2.5天左右。越早治疗,越有利于病情控制。

此外,医院对不同患者进行了精细管理。

该院一共开设13个病区,10个收治普通型病例、1个ICU、一个重症过渡病房、1个收治疑似病例。其中,开设重症过渡病房可以避免病情偏重的病例分散在多个病房,造成监护不周。

每个病区的医务人员采取“混编制”,由感染科专家担任临时科主任,同时发挥综合学科优势,将儿科、妇产科、心内科、精神科的医务人员编入团队。吴国安介绍,此轮疫情中,患者年龄跨度大,有老人、也有幼童,“混编制”的团队有利于针对不同情况,随时介入治疗。

多名援鄂专家参与救治

此轮救治中,支援武汉保卫战的北京协和医院杜斌、北京朝阳医院童朝晖、北京宣武医院姜利和北京中医医院刘清泉等专家集中到地坛医院参与诊疗。援鄂归来的主任医师蒋荣猛,回京后没有休息,担任医院应急七区科主任,投入救治工作。

上不上抗生素、上什么抗生素、持续几天时间?甚至呼吸机一个参数的调整,都是北京市危重症专家组10多位重症、呼吸、护理专家集体讨论后给出的最精准的治疗方案。

此次唯一使用ECMO的患者是一名年轻女性,身高1米58,体重230斤,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病。6月12日入院后不久出现呼吸衰竭,6月13日进行了紧急气管插管,6月15日,经专家评估,使用ECMO进行生命支持治疗,上了溶栓药就出血,停药又血栓,对其的救治一波三折。上ECMO的第12天,该患者成功脱机,7月3日撤下呼吸机,最终顺利出院。

相关新闻

8月6日北京新增大连疫情关联病例1例累计达4例

北京市卫健委消息,8月6日0时至24时,北京新增大连市疫情关联病例1例,为7月27日确诊的大连市疫情关联病例的家庭密切接触者,在隔离观察点的例行监测中发现核酸阳性,临床诊断为新冠肺炎普通型,已收入地坛医院。

8月6日,北京无新增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无新增报告境外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治愈出院病例1例。

7月下旬以来,北京累计报告大连市疫情关联病例4例;境外输入病例2例。

平谷区自有疫情以来无报告病例、延庆区196天无报告病例、怀柔区182天、顺义区180天、密云区177天、石景山区53天、门头沟区52天、房山区52天、东城区51天、通州区47天、朝阳区46天、西城区45天、海淀区42天、大兴区37天、丰台区32天。

吉林新闻

[责任编辑:邹运]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网吉林今日推荐

长春新闻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