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农安县:香瓜开启致富“加速度”

长春市农安县:香瓜开启致富“加速度”

“这瓜实在太甜了!甜得都齁挺!”6月16日一早,农安镇小桥子村里热闹非凡,农安镇首届香瓜节吸引了众多“吃瓜群众”。甜在嘴里、乐在心里的客商和市民纷纷下单,在现场就将飘着扑鼻香气的香瓜打包装箱,邮寄给远在天南海北的亲朋好友。

火热的大秧歌和原汁原味的黄龙戏,拉开了农安镇首届香瓜节的大幕。活动现场,吃瓜大赛、瓜王评选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上百人围观,同时通过网红直播,将农安镇的香瓜在线上进行推广。50余户瓜农带着自家种植的各式品种香瓜到现场推介。长春市农安县农安镇政府与吉林省顺丰速递签订《惠农框架合作协议》,依托顺丰寄递产业服务资源,进一步打响农安镇小桥子村香瓜品牌,力争助推农业产品附加值提升,让农户钱包变鼓,带动乡村振兴。

记者从长春市区驱车到农安县,下了高速公路后转个弯就到了农安镇小桥子村。放眼望去,道路两旁的香瓜大棚很多,每家瓜农悬挂招牌,让很多“吃瓜群众”挑花了眼。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据农安县农安镇党委书记姜玉权介绍,近年来,农安镇立足生态强镇的发展定位,大力促进三产融合发展,实现社会经济与农业发展的双向奔赴。同时,依托现代化农服中心、智慧农业,把发展棚膜经济作为种植结构调整、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的突破口,结合香瓜科技种植、书记直播、电商服务的产销新思路,为促进农民增收和高质量发展农业经济,提供有力保障,让香瓜品牌越来越响。

农安镇一村一品,小桥子村以“香”著称。香瓜卖得好不好,瓜农最有发言权。郭长俭外号郭老大,是农安镇第一批依托当地政府政策扶持,从1998年便开始种植大棚香瓜的农户,“我家有3亩地,种了25年,每年大概收入10万元左右,靠种香瓜供完两个孩子上学。”郭长俭的大女儿郭晓宇在香瓜节现场,将自家的香瓜切成小块,热情地送给群众品尝,平时她经常通过微信朋友圈帮父亲售卖香瓜,“十多年前还有香港客人来找我们买香瓜呢!可惜香瓜皮薄,怕磕碰,更怕路途时间长,邮寄了几次,到当地就不行了,后来慢慢失去联系了。那时候要是有顺丰,啥都解决了。”郭晓宇现在帮老父亲卖香瓜,最远卖到了深圳。

小桥子村香瓜作为农安镇特色品牌,拥有50年种植历史,口感甘脆,近年来,通过不断迭代香瓜品质得以跃升,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果商到小桥子村采购。香瓜节现场,有客商品尝后,在瓜农范海波这里下了订单。范海波两口子早上刚采摘的新鲜香瓜,直接交给了顺丰速递小哥装箱、打包、打印单号。针对像小桥子村这样的“香瓜村”,今年顺丰升级香瓜寄递方案,从资源、包装、渠道等多维度着手,推动香瓜产业发展。70多个揽收驻点直接设立在了香瓜园、大棚外,投入500名快递小哥揽收,实现快递服务下沉,力争乡镇全覆盖。

“我家的地不多,只有2亩,要是种玉米的话一年也就几千块钱,一个月几百块钱,连生活费都不够。2013年开始种香瓜,每年收入七八万块钱,9月份香瓜罢园了之后,我家那口子还出去打工干别的活。”日子过得富裕了,范海波的妻子一脸幸福,她一边跟记者聊着,一边把一桶香瓜交给顺丰工作人员放进了九宫格包装盒里,因为增加了伸缩棉包装,可以满足不同大小、重量香瓜的包装需求,两口子再也不发愁香瓜因为“娇气”而不能“远行”了,现在海波香瓜的销路最远到了海南、广东。一位网红主播站在范海波的摊位前,对着直播间里的网友说:“在南方工作的东北人以前是不是根本‘捞不着’吃到这么好的香瓜?馋的就是这个东北味儿,现在一点儿也不用发愁啦!这瓜咋这么甜呢!”

我省种植香瓜的乡镇很多,但农安镇党委书记姜玉权对小桥子村的香瓜格外有信心,“举办香瓜节,就是要把农安镇的香瓜推荐给大家,我们小桥子村的香瓜全程从培育苗到结果没有一滴农药和甜蜜素,这是生态之瓜,是乡村振兴之路里的振兴之瓜。” 姜玉权说,香瓜以脆为主,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破损需要包赔买家的损失,农安镇政府与顺丰签订《惠农框架合作协议》,就是要把邮寄的价格打下来,惠及瓜农,使农安镇的香瓜能走出吉林省,让更多人了解我省地理标志产品。

来源:彩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