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点名的合作区是什么来头?

总理点名的合作区是什么来头?

凤凰网吉林 贺宝庆/文

时隔四年,中日韩合作开启“新进度条”。

在首尔召开第九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期间,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会见韩国总统尹锡悦时表示,中方愿意同韩方在务实平衡基础上加快推进中韩自贸协定第二阶段谈判,深入推进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建设,加强高端制造、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合作。

总理点名的合作区是什么来头?这个合作区在中韩两国合作要承担哪些角色呢?

2020年获批 建设中韩全方位宽领域合作先行区

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是国务院批复设立的国家级开发区,2020年4月21日正式获批,同年6月29日,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揭牌成立,为吉林省委、省政府的派出机构,享有省级经济管理权限。

示范区位于吉林省省会城市——长春市东北部,处于长吉图腹地核心位置、东北亚区域地理几何中心,区位条件优越。示范区规划总面积210平方公里,实际管辖面积146平方公里。

示范区是国务院批复的立足中韩两国,面向东北亚及更大范围开展合作的国际合作示范区。国家赋予示范区的战略定位是:吉林省乃至东北地区振兴发展新引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引领区、中韩全方位宽领域合作先行区。

韩企总数位列吉林省外资总数第二

韩国作为吉林省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合作领域涉及汽车零部件、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人参、农产品等,中韩合作步入了上升期、快车道,发展优势不断地积蓄。

多年来,吉林省持续增强与韩国友好往来,先后与江原道、京畿道等多个城市建立了友好关系,推动重大项目合作。吉林省现有韩国企业345户,总数位列全省外资企业总数第二。

如今,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已成为深化投资贸易的重要载体,中国首个中韩跨境电商人才基地在长春光华学院揭牌,随着中日韩合作开启“新起点”,将为经贸合作带来新的机遇,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开放先行 探索韩资企业“区中园”运营模式

国际化是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的明确方向。为此,示范区目前正在积极打造国际合作的产业支撑体系,进行“三谷六园”产业空间布局。其中,“三谷”是指氢谷、磁谷和美谷;“六园”包括高端装备制造、医药健康、光电信息、数字经济、健康食品、现代服务等产业园。

今年3月,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代表团到韩国开展经贸活动。期间,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党工委书记刘乃军介绍,示范区扎实推进韩资企业服务平台建设,探索韩资企业“区中园”运营模式,加速推进首尔办事处设立。

据介绍,为方便外籍人士出入,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可以提供点对点“落地即签”服务。凡是示范区和示范区企业发出邀请函,外籍人员只要在第二天把相关信息传过来之后,在第二天入境时即可实现落地签。目前在全国范围内,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是唯一一个享受此政策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