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吉林 贺宝庆/文 王振东/图
9月26日至27日,第四届中国新电商大会如约举行。来自政产学研界的嘉宾聚集到长春,探讨中国新电商的新趋势、新技术、新担当,将“长春声音”传向全网。
4年前,新电商大会落子长春,首次为新电商行业搭建发布权威信息、展示发展成果、开展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新电商概念由此确定: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新电商是以用户为中心,对传统电商“人”“货”“场”进行链路重构,产生的电商新形态新模式。
2021年,我国网上零售额达13.1万亿元,而到去年这一数据达到15.42 万亿元,同比增长11%。我国连续 11 年稳居全球网络零售市场领先地位。直播电商作为新电商的中坚力量,市场规模已高达4.9万亿元,同比增速达 35.2%,充分展示了其在激发消费潜力、引领市场新风向中的核心作用。
《中国新电商发展报告2024》指出,新电商相较于传统货架电商,以“激发逻辑”取代了“搜索逻辑”,涵盖了社交电商、直播电商、内容电商、跨境电商、即时零售等多种形式,为消费者和企业带来了全新的商业机遇和消费体验。
4年间,市场规模的扩展也拓宽了新电商的内涵和外延。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让新电商产业行稳致远?新技术如何赋能?新电商+可以实现哪些飞跃?新电商未来坐标如何标注?这些议题成为第四届中国新电商大会与会者讨论的重点。
“守牢底线 不犯红线”
新电商的快速发展,“成长的烦恼”随之而来。
近一段时间,虚假宣传、商品以次充好等问题让一些大主播“塌房”。不仅主播本人及团队遭遇信任危机,直播电商行业也因此蒙上阴影。
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专职副理事长谷新房列举了电商领域损害消费者典型行为:为数不少的假冒伪劣产品商品仍在网络上售卖;虚假宣传等商业欺诈行为时有发生,在电商平台的促销过程中,随意调价现象、误导消费者行为屡禁不绝;售后服务整体质量不高,线上商店退货难,服务“三包”条款在实际执行中落地难;大数据杀熟、自动续费、刷单炒信等网络消费乱象丛生;消费者维权成本较高,维权程序复杂等问题层出不穷。
对此,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网络交易监管司二级巡视员吴臻也坦言,作为行业中的新型新业态新模式——直播电商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前进中的问题、发展中的烦恼。
他向直播电商从业主主体提出倡议,坚持自立规范经营、恪守合规底线。严把商品和信息审核关,守牢底线不犯红线,切实规范相关风险隐患;严把商品质量关,不断提升商品质量水准,杜绝以次充好、货不对版;严把宣传营销关,始终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杜绝无底线的无底线的营销行为,以及虚假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严把商品价格观,杜绝虚假比价等价格欺诈行为。
此外,吴臻还倡议,坚守诚实信用原则和良好的商业道德,坚持公平竞争有序竞争合规竞争,不得利用自身优势地位,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防止陷入内卷式的恶性竞争。与监管相向而行,共同营造良好的直播生态,让每一场直播每一件商品,都经得起市场和消费者的检验。
此间,首届暨2024年“中国保护电子商务消费者专项行动”同期启动。
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也成立了“电子商务工作委员会”,专门致力于电子商务领域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同时将每年的8月31日为中国保护电子商务消费者专属权益日。
在本届新电商大会上,中网联首次发布了208个优质直播间(主播)名单。
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副秘书长兼直播短视频专委会主任委员张勇介绍,中网联在今年1月启动了优质主播培育工程,以引导平台企业和机构履行主体责任,挖掘培育一批政治立场坚定、行业示范突出、公益带动有力、社会知名度较高的正能量主播。
中网联计划2024年至2026年,培育认定优质直播间6000个,带动平台企业培育优质直播间超过30000个。
“优质直播间(主播)既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希望广大主播发挥示范效应,以优质的内容、良好的形象引领直播行业的健康发展。”张勇说,优质直播间将获颁证书,并展示在平台显著位置,同时鼓励平台对优质直播间(主播)予以流量、培训、收益等扶持和倾斜。
第四届新电商大会现场,拼多多、小红书、抖音、淘天、快手、腾讯、B站、遥望科技等代表共同签署网络直播行业自律承诺书,向社会发出规范健康发展倡议。
新场景呼唤新技术
人工智能、 VR/AR、区块链、“元宇宙”等前沿科技的运用,不仅改变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提高了供应链的透明度和信任度,也正在为新电商赋能。
谦寻控股见证了直播电商从萌芽到爆发期。为应对不断的变化,该公司也在不断迭代新技术。
谦寻控股董事长董海锋介绍,其自主研发的羚客系统,覆盖播前、播中、播后全流程。其中融入了AI大数据分析,能迅速核对商品信息、店铺评分、工商资质。既减少了人力物力,还能确保更高效、更合规。直播中沉淀的数据还能为经营决策提供参考。
“今年大模型新的发展趋势使企业可以用非常低的成本,拥有自己多个专业大模型。使用人工智能正当其时。”360创始人周鸿祎说,经过快两年的发展,大模型通过足够多海量知识的训练,产生了对人类语言的理解,变成了人工智能。
“新电商的行业产品和业务也会被人工智能所重塑。”周鸿祎举例说,大模型很多能力已经被电商行业充分使用。例如文本的生成可以做推广的文案,数字人可以做直播带货,文生图可以做海报宣传页面的生成,文生视频可以做营销视频,包括做跨境电商,还能用到大模型的语言翻译能力。
不过他也提醒,不要高估现在大模型的能力,但是现在应该开始用,因为我们不要低估它快速发展的潜力,我们坚定认为大模型对吉林省打造新质生产力会成为最重要的推动引擎。
物美集团、多点DMALL创始人张文中以位于长春净月高新区麦德龙商场为例,阐述了数字技术赋能实体商业场景。他介绍,麦德龙商场用人工智能客服解决50%的问题。人工智能安防系统、智能清洁系统对商场管理都有很大的提升。
张文中说,当前人工智能方兴未艾,这又是一次历史性的机会。实体店和数字科技的结合能够让中国零售业走得更远。
文旅搭上新电商快车
借助于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的热潮,山西文旅这波“赢麻”了。
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一级巡视员陈少卿介绍,截至目前,全网结合《黑神话·悟空》宣传山西文旅话题阅读量已突破百亿,成为现象级传播。今年中秋假期,山西省重点监测景区的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54.6%,门票收入同比增长76.58%。
2022年6月以来,山西文旅与游戏科学公司对接沟通,开启了双向奔赴。《黑神话·悟空》预告片发布至上线,山西文旅陆续推出了7部主题短视频。上线当天,山西文旅多平台官方账号集中推出“跟着悟空游山西”,对其中的山西取景点进行强势传播,引爆全网。
陈少卿介绍,为接住流量,山西文旅线下专门策划了“跟着悟空游山西”系列活动,包括推出晋北、晋南、晋东南三条主题线路和一条自驾游线路;承诺首批通关者免费游山西,免费发放通关文牒,制作专门信物等周边产品;并提前在相关取景地设置了线下打卡装置,以充足的准备迎接“天命人”打卡山西。
“随着游戏带动古建游热度持续攀升,山西古建游热潮还将持续发酵。”陈少卿说,同程旅行平台显示,国庆假期的山西酒店订单量同比增长超50%,部分景区热度同比上涨超2倍,预计游客规模将达到全国前列。当前全省各级相关部门和行业正全力以赴“备考”国庆假日。
“文旅‘出圈’很大程度是偶然性的,但偶然也孕育在必然中。可以说,有1000份必然的准备才有可能赢得一份偶然的发生。”陈少卿介绍,山西28000多处古建筑是基础积淀,跨界融合是路径。此前,山西文旅在多个平台开设官方账户,并聘用专业团队运营,为山西文旅积累了良好的口碑。
吉林省作为我国知名的冰雪旅游大省,2023—2024年雪季也着实实现了“闷声发财”。在为期半年的雪季,吉林全省接待国内游客1.25亿人次,同比增长12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419亿元,同比增长140%,两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
“从市场推广到品牌培育,从拓展渠道到用户互动,新电商展现出了无可比拟的优势和潜力。这些优势恰与文旅产业的需求高度契合。”吉林省文旅厅厅长孙光芝说,新电商不仅是文旅产品的宣传营销渠道,更是文旅产业创新发展的源头活水。
上个雪季,吉林文旅依托抖音、腾讯、快手、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探索开展了“长白天下雪”短视频大赛、“达人冰雪生活节”等活动,邀请新媒体大V、文旅推荐官等亲身体验吉林冰雪新场景、新玩法,迅速培育出一大批有辨识度的冰雪品牌,其中“冰雪多巴胺”多平台话题播放总量26.7亿次,抖音话题“我们什么时候去长白山”冲榜抖音全国热榜第二名,并连续一周在榜。
贵州榕江村超自去年5月开始,一直高居热榜。截至目前,村超全网全平台浏览量突破850亿次,吸引游客1169.24万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超130.7亿元。
村超总策划、山呷呷集团董事长欧阳章伟介绍,村超火热也带动了旅游和农产品销售。比如天麻通过村超流量带动,“菜麻”兴起,在电商平台上成了爆品,带动了全国天麻的销售。
新电商版图上的吉林实践
第四届中国新电商大会主会场外,吉林大米、鲜食玉米、人参、鹿茸、葡萄酒等吉林特产在现场展出。
近年来,吉林以“全民触网”集聚新电商发展“大流量”,形成了一批地标性网销品牌。长白山矿泉水、皓月牛肉、辽源袜业、梅河冷面、延吉泡菜、公主岭鲜食玉米等成为地标性网销品牌。而人参、鹿产品、黑木耳、吉林大米全国网络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74.6%、42.3%、32.7%、23.4%。
另外,随着一批供应链服务企业、MCN机构在吉林布局,一批年轻人也纷纷加入新电商行业掘金。
今年7月份刚走出长春工业大学校门的任静雯,加入位于长春新区摆渡创新工场内的长春明轩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成为电商组负责人。经过一个多月的起步期,任静雯的团队逐渐磨合成型,直播间也有了起步的热度。她也有了信心。
与父辈不同卖人参不同,“00”后的“参二代”李金蔓毕业回到家乡,加入了吉林省长白山人参有限公司用直播卖人参。该公司在几年前开始拥抱电商,将人参产品推至线上销售,取得了良好效果。
当前,吉林省新电商产业迎来了“黄金期”。
在边境小城吉林省珲春市,大批量的海产品通过电商网络辐射到全国。这其中,帝王蟹最为闻名。每年有150万只帝王蟹在珲春入关。
珲春市跨境电商年贸易额由2018年的4300万元激增到2023年的50.8亿元,年均增速达90%以上。今年上半年贸易额更是实现27.2亿元。
包括珲春在内,吉林省共有长春、吉林、延吉等4 个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开放的吉林正在以“全球视野”开拓新电商发展“新维度”,实现吉林优品“买卖全球”。去年,全省跨境电商进出口实现53.2亿元,同比增长88.9%。跨境电商产业链和生态圈正在加速构建。
官方表示,吉林省正在着力推动“新质生产力”与“新电商”相互融合,为振兴新突破打造强力引擎。当地也将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当好服务新电商发展的“店小二”。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新电商引发的生产模式、流通模式、消费模式的深刻变革,正在带动产业链供应链转型升级。新电商业已成为推动数字化转型、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力量。正如《中国新电商发展报告2024》所言:“新电商的征程充满了机遇与挑战,但无疑,它将继续以其独特的方式塑造一个更加智能、绿色、全球互联的商业新时代。”
展望未来,新电商将以更成熟的路径谱写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不断贡献新力量!
在长春,中国新电商再次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