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吉林 王振东/文、图
五月的春风拂过百年街巷,长春北京大街西历史文化街区在“春光好”春季文旅促消费系列活动的推动下,以一场别开生面的“春京西”戏剧节焕发新生。
五一小长假期间,长春演艺集团以“古街新韵”为主题,将传统戏曲艺术与沉浸式体验深度融合,为市民和游客编织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盛宴。
长春演艺集团打破传统舞台界限,让评剧艺术以更鲜活的姿态走入人群。刀马旦的飒爽英姿与青衣的婉转吟唱,在街头转角、庭院回廊间自然流淌。演员们身着戏服穿行于人群,水袖轻扬间,戏曲程式动作与游客的驻足凝视形成微妙互动。
这种“不定时、不定点”的沉浸式演出,每小时一次的惊喜邂逅,既保留了戏曲艺术的仪式感,又赋予其市井烟火气。
“开放式表演是对演员功力的考验,更是对戏曲生命力的拓展。”长春评剧院青衣演员张老师坦言。当评剧唱腔在百年建筑群中回荡,传统文化不再是博物馆里的静态展品,而是成为可触摸、可对话的当代叙事。
长春文旅集团以“文化展览、沉浸体验、艺术空间、美味生活”四大业态为核心,将北京大街西街区打造成文旅融合的创新试验场。戏剧节期间,这种“历史场景+多元业态”的模式,让文化消费呈现出多层次的可能性。游客既能漫步于复原的民国建筑群中感受时光沉淀,也能在艺术装置前打卡拍照,或在露天茶座品味融合东北特色的创意茶饮。
长春演艺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李东介绍:“文艺院团的使命不仅是传承技艺,更要成为城市文化生态的构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