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文旅融合正成为城市商业转型的“金钥匙”,我市以“文化为魂、旅游为体、商业为用”,创新探索出一条“以文促旅,以旅兴商”的发展路径,文商旅融合的流量密码正在释放出满满的都市活力。
“这有山”作为我市地标性文旅商业体,因“山”得名,这里将“青山”搬进繁华商区,一进门就可远观整座山形建筑。各具特色的200多家商户沿山路设置,山水、亭台、绿植点缀其中,意趣盎然,吸引很多市民游客拍照打卡。
长春这有山文旅商业发展有限公司企划部工作人员 王鑫:“这有山”结合文化和旅游推出了两个街区,三楼“半山隅”以文化、体育、艺术为内容,集合体育周边、文创体验等,打造特色空间。四楼“望山阙”,以悠闲雅致为感受、休憩放松为体验,开辟创意空间。
在电商发展如火如荼的时代,线下实体商圈保持竞争力的密码,是顺应人们消费习惯的转变,通过建设文旅项目,让文化带来旅游,旅游带来客流,客流带来销售。
在欧亚新生活购物广场8楼的露天屋顶花园,时尚、惬意的气息扑面而来,梦幻红桥打造立体空间,星空小栈尽显休闲格调,水池与绿植也平添几分自然色彩。在这里,人们既可以休闲小憩,也可凭栏远眺,俯瞰新民广场的车水马龙和南湖公园的水榭亭台。
游客 周鑫宇:觉得这是个拍照打卡挺不错的地方,也能看到南湖公园,视角比较好。和朋友周末出来玩还是挺不错的,来吃吃饭,上来溜达溜达。
欧亚新生活内还打造了多处文旅场景,有展示老长春各种生活元素的时光记忆馆,54路有轨电车、农村柴火灶等陈设,市民游客参观怀旧的同时,还可以感受东北文化。
除此之外,如梦如幻的莫奈花园、中国风元素的“唐风夜宴”等场景,真正让生活与购物、人文与休闲交相融合。
这些可爱、别致的景观陈设分布在桂林路胡同与长庆街交会附近,18岁的刘婧伊自小生活在西康路东社区,桂林路商圈便是她休闲娱乐的首选之地,近期,这里精心打造了网红彩绘墙、国风灯廊等景观陈设,这些变化让酷爱拍照的她欣喜不已。
市民 刘婧伊:感觉桂林路最近变化也挺大的,像之前都是那种光秃秃的居民楼,变彩绘墙了之后,路过的人看到也会更开心一点,打卡地点也会变多,我觉得也会更好地吸引省内外游客过来参观。
夜幕还未降临,桂林路美食街就已经热闹起来,食客三两成群,徘徊于小吃摊儿前,开启城市“慢生活”。
近年来,桂林路商圈通过引入“长春礼物”、特色“小店”等举措,打造了新型商贸业态,从销售传统商品到以文旅属性吸引游客,从而成为长春最“聚人气”的网红地之一。
游客 暴晨宏:我觉得桂林路是在长春非常有标志性的地点,总跟我朋友来这溜达,晚上是非常有氛围的,人也很多,酒馆也新开了好几个。
从这有山、欧亚新生活以特色展陈重构商业空间,到桂林路变身城市文化IP。这些都印证了“文化赋能商业”的强大生命力,长春也正以文旅融合为笔,绘就商圈振兴的新画卷。这种“以文促旅,以旅兴商”的创新实践,也正在重塑城市消费新图景。
来源:长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