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原:让高质量发展动力更强成色更足潜力更大

松原:让高质量发展动力更强成色更足潜力更大

积极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图为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白依拉嘎乡水稻种植户正在投放小龙虾苗,通过水稻与小龙虾协同生长实现“一田多收”。

不断提升生态环境建设,厚植生态旅游底色。这是查干湖湿地生机勃勃吸引众多鸟类来安居的美好画面。

通过大力开展节庆、比赛等活动,促进旅游业快速发展。这是2025中国·查干湖湿地铁人三项挑战赛的场景。

牢固树立“招商引资是头等大事,项目落地是评价标准”的工作导向,精心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高质量发展积蓄动能。这是中能建松原氢能产业园(绿色氢氨醇一体化)项目。

通过不断发展的新技术,促进农作物健康生长。这是合作社利用无人机开展“飞防作业”,保产增收。

抢抓机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这是盛夏时节被绿意包围的美丽乡村。王学雷 摄

一直以来,松原市都坚持把发展立足点放在高质量发展上,不断扩大发展规模,持续调整经济结构,坚持壮大重点产业,让高质量发展动力更强,成色更足,潜力更大。

“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松原产业类投资保持强劲增长,以新能源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3.5倍,二产占比提升5.3个百分点。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跃上千亿元台阶,地方级财政收入按可比口径增长17.5%,高质量发展成色十足。

夯实基础抓产业 发展势头更强劲

产业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十四五”规划以来,松原市更加不遗余力地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构筑起多点发力、多极支撑的新型产业格局。

2020年至今,松原规上工业企业从214户发展到253户。吉林油田、金风、天顺等12个百亿级项目的引领作用不断显现, 全市三大支柱产业发展迅猛,“油经济”占比也从2020年的46.6%调整为2024年的35.4%,“一油独大”的经济结构得到大幅优化。

新能源产业异军突起——走在松原城市乡间,硕大的风机随处可见。在松原氢能产业园(绿色氢氨醇一体化)项目绿电生产基地,从松原中车、松原市金风科技有限公司采购的风机生产的绿电,将用来生产氨醇,实现绿电就地消纳和高附加值转化。

从2005年第一个新能源项目建成并网,到2020年底,松原市共获得新能源指标214.4万千瓦,并网装机162.8万千瓦。截至2024年底,新能源领域投资预计已完成154.1亿元,是2020年的30倍。新能源产业完成产值更是达到100亿元以上,是2020年的8倍,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由2020年的4%提高至19.5%。

随着多年发展,松原市新能源产业发展布局也更加完备。从2021年的“源网荷储”阶段,到2023年通过积极引进装备制造企业实现风光装备域内生产,11户装备制造企业有10户是规上企业,制造业产值从“零”攀升至百亿元,再到2024年大力发展氢能及下游产业,形成科学完备的产业链条,松原市新能源上下游一体化发展的格局已基本形成,新能源产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贡献度也在不断提升。

现代农业生机无限——盛夏时节,万物生长。松原市乾安县赞字乡景字村占地3000余亩的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内生机无限,遍布田间的灌溉管网,让每一株玉米都能精准吸收到足够生长的水分。良田、良种、良机、良技,松原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在这里被充分具象化。

松原是农业大市,在全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一直坚持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统筹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十四五”以来,全市粮食产量连续四年突破150亿斤,以年均1.5%的增速稳步增长,2024年全市粮食产量更是首次突破160亿斤,连续九年居全省第2位。

良田面积不断扩大。2020年以来,松原市新增耕地9.78万亩,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429.3万亩,是“十三五”时期的2.9倍。

良种工程效果明显。鸿翔种业、松粮种业等12户企业入驻“五张芯片”科技创新中心。全市种子总产量超过1.3亿斤,是“十三五”时期的2.5倍。

良技研发一日千里。完成保护性耕作3000万亩,是“十三五”时期的1.9倍。推广“大垄双行”“水肥一体化+密植”技术1900万亩,是“十三五”时期的3倍。

良机保有年年提升。全市拖拉机保有量达35.5万台,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7.5%以上,连续八年居全省第1位。

同时,在推进畜牧业发展上,累计建设中农吉牧产业园等项目31个,是“十三五”时期的1.5倍。生猪、肉牛、肉羊饲养量分别较2020年增长44.4%、43.4%、55.3%。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500亿元以上,较“十三五”时期增长80亿元。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坚定明确,硕果累累。

生态旅游方兴未艾——7月的查干湖波光潋滟、水草丰茂、鸟翔鱼跃,是炎炎夏日避暑的最佳场所。景区内,游人赏花观鸟、冲浪戏水,品鲜鱼、选特产,参与一项项活动,玩得不亦乐乎。

近两年来,松原市坚持“一主四全”的工作思路,充分挖掘查干湖的生态旅游资源,大力实施“大查干湖”目的地引领、产品出圈提质等四大行动,积极打造全域查干湖、四季查干湖、昼夜查干湖,从旅游产品、宣传推介、服务保障等方面,全方位做好各项工作,努力将“西冰”打造成与“东雪”齐名的全省旅游目的地。目前,查干湖已经成功晋升国家5A级景区,实现我省西部5A级景区“零”的突破。

以查干湖为龙头,松原市加快推进全域旅游,着力打造“三江秀水”“百湖田园”等五大旅游产业集聚区,推出漫游精品主题线路21条。全市接待游客人数也从2020年的652.4万人增长到1800万人,旅游综合收入从2020年的76.7亿元增长到290亿元,分别增长175%和278%,生态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驱动和产业支撑。从一油独大到多元支撑,松原市的产业发展之路一直清晰又坚定,随着具有松原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松原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也越走越宽广。

抢抓机遇谋项目 发展动能更充足

没有项目,高质量发展就是空话。松原牢固树立“招商引资是头等大事,项目落地是评价标准”的工作导向,精心做好招商引资,全力扶持项目建设,以项目的落地发展壮大,为高质量发展积蓄更加充足的动能。

在中能建松原氢能产业园(绿色氢氨醇一体化)项目建设现场,技术和建筑工人正在加紧施工,这个投资69.46亿元的项目主体工程已基本结束,即将在今年下半年投入生产。

这个项目也是松原市产业招商的重要成果。近两年来,松原市积极围绕新能源、现代农业、生态旅游等主导产业,完善招商引资“五张清单”,大力开展产业招商。依托丰富的风电资源,围绕丰富绿电消纳场景、延长新能源产业链条,松原市先后引入了中车、天楹、正泰等企业,新能源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为延长产业链条,还积极引进氢氨醇一体化等优质项目落地,推动新能源产业实现“源网荷储+装备制造”一体化、“绿电+绿氢+绿色化工”全链条式发展。

“十四五”以来,松原市共引进中能建、中船等30余户头部央企和吉林化纤等骨干省属企业,以及金风、正泰、盼盼等中国500强民企纷纷落户。这些重点企业,也为松原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产业支撑。

为吸引更多企业来松原投资兴业,松原市在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的基础上,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扩大环境洼地效应。在全市上下深入开展“走遍松原”系列活动,各级领导干部常态化深入企业车间、项目一线,着力解决瓶颈问题,打造“随叫随到”的要素环境。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以全流程审批系统、“吉事办”为平台,推进政务服务由“线下办”向“线上办”转变,打造“服务周到”的政务环境。

在松原石化园区,一家家老企业安心生产,一家家新企业抓紧建设,一年四季都是火热的生产建设景象。

据园区负责同志介绍,园区拥有最高标准的D级化工园区资质,实现了“十三通一平”,220kV直供高压线路全部入地,并集成“绿电”示范区、氢基绿能产业园、增量配电网园区等高含金量的试点政策,企业综合用电价格达到东北三省最低,大力招引企业入驻。目前,园区共有重点建设和推动项目12个、总投资1010亿元,全部建成投产后,年可实现产值240亿元、税收30亿元,带动就业5000多人。

政企共赢,企业需要的就是政府要做的。正是这种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直面企业需求出台政策的服务,让企业安心落户松原,不断发展壮大。2020年以来,松原市投资总量始终稳居全省第一方阵,产业类项目投资占比不断提高,发展动能强劲有力。

深度规划谋未来 发展前景更光明

科学精准谋划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在做好“十四五”工作完美收官的基础上,松原市还把做好“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全力做好各项工作,为未来五年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为更好地做好规划工作,松原市在坚持“1145”发展战略的基础上,统筹谋划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成立了基础设施、生态环保、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社会民生、安全保障6个专班,以及人大、政协征求意见专班,市四个班子和市直部门全员参与,召开10余次专题会议讨论研究形成“十五五”规划纲要框架。

按照中央把握“十五五”时期的阶段性要求、调整优化经济布局、发展新质生产力、把造福人民作为根本价值取向等要求,松原市守牢实体经济这个根基,以统筹推动传统产业转型、优势产业壮大和新质生产力培育为重点,紧扣构建体现吉林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力做好规划编制工作,以高水平规划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

松原油藏丰富,风光资源富足,同时农业、生态资源也十分丰富,资源开发潜力巨大。依托资源禀赋,松原市绘制了新能源、新装备、新旅游、农产品加工、石油化工等“十大产业链”图谱,逐个研究产业定位、发展现状、项目支撑,坚定推进现代农业、新能源、生态旅游三大主导产业向更高层级发展,带动产业结构全面升级优化,充分释放经济活力。

尤其是近两年松原新能源产业发展异军突起,规划中,他们继续将新能源产业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坚持市级统筹、县域开发,依据资源禀赋、土地条件和消纳潜力,向县区合理分配新能源开发指标,结合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打破区域产业发展壁垒,最大限度释放开发潜力,带动产业结构深度变革转型升级。

为做实规划支撑,松原市聚焦“五个新松原”目标,立足交通、水利、能源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民生保障5个方面谋划项目400多个,从中选择多个前期基础扎实、投资规模较大、要素保障有力、综合影响显著的项目,作为拟纳入国省“十五五”规划盘子的重点项目。目前已推动20余个项目纳入国省大盘子,总投资超千亿元。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松原市统筹推动传统产业转型、优势产业壮大和新质生产力培育,抢抓机遇促发展,提升服务优环境,坚持创新谋长远,高质量发展已积厚成势,根基更加坚实、动能更加强劲、前景更加光明。(张红玉 王学雷)


来源:吉林省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