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凤凰网吉林 贺宝庆/文

当别 处还在比拼景点数量时,长春早已看透:年轻人要的不是赶场式的打卡,而是能触动内心的情绪体验。

航空展后,新民大街开启3个晚上“步行街”;桂林路的小院里咖啡飘香,银杏树下微醺小酌;“雪饼猴”带着游客们在动植物公园神游西游,夜晚的灯光下仿佛穿越时空……
这个国庆假期,长春文旅精准拿捏了年轻人的喜好。

从航空嘉年华到街头音乐会,从历史街区漫步到国潮市集,这座城市正在成为年轻人“情绪价值”的供给地。

这个国庆,航展中心南广场的800张露营椅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坐满。年轻人手持特色饮品,以最舒适的姿态沉浸在演出中——或坐或躺,或随节奏轻摇,勾勒出这座城市独有的松弛感。

航展中心花车巡游活动。图片来源:长春文旅 王强摄

蓝天公园烟花活动。图片来源:长春文旅 王强摄
不远处,蓝天公园的60顶帐篷如蘑菇散落草坪。白天是亲子手作空间,入夜后秒变年轻人的社交主场。《我爱祖国的蓝天》的电音旋律与篝火噼啪声交织,上空绽放的航空主题烟花,将整晚气氛推向高潮。
从航展广场到飞鸟营地,这种场景的自然切换,让每个年轻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角落。
长春动植物公园里,西游巡游队伍所到之处欢声不断。夜幕降临后,灯光将西游人物投影林间,整个公园变身大型沉浸式剧场。年轻人争相与“雪饼猴”“唐僧”“猪八戒”等角色互动,在古今交融中感受别样趣味。
桂林路的氛围则更为慵懒。秋日午后的阳光透过银杏叶洒落庭院,咖啡香气随风飘散。入夜后,暖黄色的灯光次第亮起,构成这座城市特有的“得劲儿”时光。
从西游神话到咖啡文化,从传统街区到现代生活,长春让不同文化元素和谐共存,为年轻人提供多元而不违和的文化体验。

航展中心花车巡游活动。图片来源:长春文旅 王强摄
航空文化主题周的夜空被烟花点亮时,广场瞬间沸腾。金色与紫色的光簇在夜幕中绽放,与地面电音节拍完美契合。年轻的身影在光影中舞动,荧光棒划出绚烂轨迹。

长春新民大街举办的歌会。图片来源:长春文旅 关丽君摄

长春新民大街举办的花车巡游活动。图片来源:长春文旅 王强摄
南岭漫行嘉年华则呈现出更多元的情绪场域。青年歌手大赛的竞技热情、电音派对的自由奔放、特色巡游的创意迸发——每个区域都在释放不同的情绪能量。

文创市集上,董宇辉团队为长春量身设计的帆布包成为连接游客与城市的纽带。年轻人仔细端详着融入地标与文化符号的图案,在实用设计与文化内涵间找到平衡。

长春新民大街举办的街舞大会。图片来源:长春文旅 王强摄
夜色渐深,音乐渐弱,但城市给予的情绪价值仍在延续。
在街头转角偶遇一场音乐表演,在百年老街参与一场即兴歌会,在静谧小院发现一杯契合心意的咖啡——长春的用心,藏在每个让年轻人会心一笑的细节里。

没有说教,没有刻意,这座城市只是默默营造着各种可能,然后安静等待——等待每一个年轻人在此找到属于自己的情绪共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