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构建体现吉林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进程中,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如何发挥引领作用,带动全省各地高质量发展?
10月17日召开的《长春都市圈发展规划》新闻发布会,为这一问题揭晓答案。
长春现代化都市圈经济总量占全省的67%,也就是三分之二,是新中国汽车、轨道客车、光电信息、应用化学、生物制品等工业发展的摇篮,产业基础扎实,产业上下游联系紧密。未来,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将从三方面发力,引领构建具有吉林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东北全面振兴注入新动能。
打造产业“强支撑”
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将发挥都市圈链主企业、产业集群引领带动作用,巩固提升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石化及新材料产业、农产品与食品加工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以及以冰雪为代表的文化旅游产业,坚持锻造长板、补齐短板,提升集群化水平,推动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向全省延伸,为构建体现吉林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构建差异化产业布局
为避免产业同质化,长春现代化都市圈统筹考虑都市圈内各城市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自身定位和科研条件,推动不同地区形成差异化的产业布局,实现优势互补、联动发展。
长春市立足打造引领都市圈和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和增长极,重点发展汽车、高端装备和农产品精深加工等主导产业,壮大生物医药、光电信息、现代服务业、新能源等优势产业,前瞻布局人工智能、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
吉林市重点发展化工、碳纤维、冰雪、冶金等优势产业,巩固提升文化旅游、装备制造、医药健康、清洁能源、现代服务业等产业集群。
四平市重点发展冶金新材料、智慧农机和换热器等特色装备、新能源和数字经济等新产业,巩固提升现代农业、仓储物流、医药健康、文旅康养等产业集群。
辽源市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文旅产业,巩固提升纺织袜业、医药健康、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
培育新质生产力增长极
为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增长极,长春现代化都市圈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依托都市圈科技创新策源地和现代服务业高地优势,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培育数实融合新型产业生态,打造“吉字号”区域品牌,提升产业竞争力,抢抓都市圈协同发展带来的产业机遇,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放大都市圈产业发展规模效应、集聚效应,增强对全省辐射带动作用。
来源:长春政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