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第五季净月微发现

吉林改革风云录 世界上第一个大豆杂交种在吉林诞生


来源:中国吉林网

大豆,与吉林有着不解之缘。,,吉林,种植大豆历史悠久,素有“大豆之乡”美誉。长春,也曾被称为“豆都”,这个“豆”就是大豆的“豆”。

大豆,与吉林有着不解之缘。

吉林,种植大豆历史悠久,素有“大豆之乡”美誉。长春,也曾被称为“豆都”,这个“豆”就是大豆的“豆”。

世界上第一个大豆杂交种在吉林诞生

改革开放40年,吉林又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大豆杂交种。而这个“世界第一”,离不开孙寰和他团队的努力,他也被称为“大豆之父”。

孙寰,1939年出生。1963年,毕业于吉林农业大学。大学毕业后,他考取了我国第一批全国统招的硕士研究生,主攻耕作栽培专业。

1968年,被分配到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工作。

1979年,全国迎来“科学技术的春天”。当时,农业部把大豆研究中心设立在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为了加强大豆科研工作,院里成立了大豆研究所,孙寰被调到大豆研究所搞大豆遗传育种研究工作。

上世纪70年代末,世界银行在中国选拔人才,他是国内唯一一个外语口试和笔试都通过的人。就在他要到世界银行报到的前一天,农业部找到孙寰,准备让他去美国进修,搞大豆研究。

这强烈地吸引了孙寰,因为这是他十几年的梦啊!孙寰毫不犹豫地放弃了去世界银行的机会。

1982年,孙寰在美国做了一年的访问学者。这期间,他全面掌握了世界大豆科学研究动态,掌握了许多先进技术,为杂交大豆的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是大豆起源国,但上世纪80年代初,大豆单产每公顷只有一吨多,不到美国的一半。而提高单产的最有效途径就是杂种优势利用,这是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路。

为什么?

比较通俗的解释是,大豆是严格的自交作物,闭花授粉。研究的第一步是找到大豆花不能产生可育花粉,而只能通过异花(培育者希望与之杂交的大豆花)授粉才能结果的不育系。之后再通过反复试验,获得恢复系,实现“三系”配套。再经过大量配制杂交组合,研制出大豆杂交种。更重要的步骤是,需要生产出大量低成本的杂交种子,以适应产业化发展的需求,这就需要针对虫媒花的特点,利用昆虫传粉,突破制种技术瓶颈。

在美国学习的孙寰,急国家之所急,毅然放弃了在国外继续深造的机会,也放弃了很快能名利双收的其它研究课题,坚定地踏上了杂交大豆的研究征程。

1983年,孙寰回国后,就开始了在一些科学家看来“不可能”“不现实”“风险太大”的大豆不育系研究工作,希望能振兴我国大豆产业,实现大豆强国。

在研究之初,没有课题、没有经费,他只能靠国家资助的1万元留学回国人员经费开始做起。为了节省资金,只用了一个工人,或与外单位搞协作。对于项目能否成功,孙寰心里也没有底。

“我认为找到适用于杂交种生产的细胞质不育系是开展杂交优势利用研究的关键,就把一切重点放在一年生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远缘杂交上。”孙寰说,为了充分利用我国的大豆种质资源,从北纬22°到北纬45°,横跨23个纬度,分别在福建泉州、湖南长沙、浙江杭州、河南郑州、江苏徐州、吉林公主岭等地搞试验。

在1985年,通过反复试验,他发现了一个组合杂交一代高度不育的现象,引起省里有关部门的重视,从而在省科委正式立项,结束了几年来只有1万元经费的尴尬局面。

这一年,孙寰开始主管科研、育种工作。他组织科技人员研究制定了作物育种策略,采取了“扩大育种规模、缩短育种周期,重视多点产量鉴定,加强资源和育种中间材料研究,面向种子市场,开展不同学科间的协作”措施。

1993年,课题组培育成功了世界第一个野生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同型保持系,通过测交和回交,于1995年实现了栽培大豆“三系”配套,并进行了遗传学、细胞学和生态学等综合性研究,使该不育系的研究达到了实用化阶段。

美国两位从事玉米、大豆不育系研究的权威专家在现场考察后指出,“这是迄今为止,我们亲眼看到的第一个真正的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此时,孙寰和他的课题组可以说是功成名就了,如果从不同学科、不同层次上对不育系继续深入研究下去,可以发表不少论文,是一条便捷又稳妥的路。

但他们没有那么做,而是算了一笔账:如果培育出大豆杂交种,按照平均增产20%计算,每亩可增产20公斤,增收40元,如果全国有三分之一的大豆种植杂交种则可增产9亿公斤,年增收18亿元。要实现这个增收目标,就必须攻克制种这一难题。

孙寰和他的课题组在心里下定了决心:研究下去,为了大豆强国梦。

然而,大豆杂交种研究最难的是制种,培育一个种子最少需要10年时间。好在不育系的育成,为大豆杂种优势利用打开了突破口。

孙寰和他的课题组又踏上了选育杂交种和研究制种技术这条坎坷的路。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两项研究均取得了重大突破。

2002年12月,孙寰和课题组成员们历经20个春夏秋冬研究的大豆杂交种,终于通过了权威部门的审定,被命名为“杂交豆一号”,比常规对照品种增产20%以上。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经过正式品种审定、可以商业化应用的大豆杂交种。

世界上第一个大豆杂交种在吉林诞生了!

他还设计并制定了“以网室隔离、昆虫传粉为主要手段,以F1表型观察和两次多点测产为主要环节”的杂交大豆育种程序,“昆虫-环境-作物三位一体综合调控”理论和制种技术体系,制种产量达到每公顷1000公斤。

孙寰培育的大豆杂交种及制种方法,申请了中国及国际专利,并获得中国和美国专利授权,此项研究成果具有我国独立知识产权。

孙寰创造了大豆研究领域的5个世界第一:第一个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第一个通过品种审定的大豆杂交种;建立了第一个以“三系”为基础的杂种优势利用育种程序;开发出第一个利用昆虫传粉大量生产杂交种的高效制种方法;第一次在栽培大豆中发现两个染色体倒位系。

中国吉林网吉刻APP记者王小野

吉林新闻

[责任编辑:赵佳俊]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网吉林今日推荐

长春新闻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