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书店在中国:一周城市生活

小书店在中国:一周城市生活

在新冠疫情的持续影响之下,不同领域和不同行业的生产和生存方式都发生着剧烈变化,比如在精神和商业夹缝中求生的实体书店,受到的冲击更为长久和深远。尽管如此,还是有不少店主在全国各地开起了小书店。他们是乐观的“逆行者”,敢于“逆”时代潮流去做一件显而易见的“赔本买卖”,为当地城市的精神生活提供另一种可能。

Local本地从2020年5月开始对分布在大江南北的近30家小书店进行探访,并联合各地小书店、书店素人、重度书店爱好者、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第二季团队,于今年4月在西安城市影像博物馆一起呈现了“小书店在中国”第一季展览。时代的微光藏在这些小书店里,也在这个展览里。

近期回顾

Local本地一直延续着对城市持续进行观察、记录、研究、实践的工作脉络,近年来也参与了城市更新与社区营造的工作。这当中,公共空间是一个始终绕不开的话题。在2018年Localand“记忆与更新”文化论坛上,谈到城市的公共空间与文化时,建筑师梁井宇提到:“我们应该在空间里面考虑怎么鼓励和激发非正式的交流和文化的发酵。”而小书店,正是这些“发酵”很好的载体。

编辑妍叔来自武汉,是一位书店重度(中毒)爱好者,同时也是街区散步的爱好者。因为对书、书店以及散步的喜爱,她经常去往不同的城市,到当地的小书店坐坐,看书。

“这几年书店业的大环境本就不景气,持续的疫情更是让经历寒冬的书店业雪上加霜,从2017、2018年开始,我隔着手机屏幕目睹了一家又一家书店的消失,从扼腕叹息到几近麻木,‘又关了一家啊。’一个书店爱好者居然被逼到‘无感’的荒唐地步,我到底跟多少家书店告别了呢。不知道,也数不清。所以在这里我不想说具体某一家书店的消失,而是,‘书店消失后,身为市民和读者,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关于书店的记忆和采访,就从这里开始。

2020年5月13日,是Local本地“小书店好在哪儿”系列采访的第一期,到目前为止已采访推送28篇文章,文章中的书店来自不同城市。对大多数读者来说,即便没有去过这些书店,也还是会从主理人的采访中,描摹出每个书店的轮廓。书店的轮廓越清晰,书店的形态也就越模糊。无论从选址、选书、空间风格还是经营方式,“小书店”并没有一个定式所在。

所有小书店的采访图文及介绍

所有小书店的采访图文及介绍

在杭州牡蛎书店主理人小吴的采访中,这段话能代表一部分书店的形态:“我没有去思考牡蛎的定位,其实作为没有什么商业头脑的人,也不知道该怎么思考。独立书店与店主个人融合度很高,只要店主坚持独立,其实书店的特点很容易就能体现出来,我正在等待书店慢慢勾画出它自己的轮廓,并不断地成长下去。在这个过程中也不排斥任何阶段性的风格变化。开一家‘普通的书店’,算是我给自己一个从始至终的忠告,提醒我始终保证货品的质量和谦逊的服务态度,同时也不会附加额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给自己造成负担。曾经做过书店店员,让我不惧怕与陌生人交流,也在帮助我达成经营好这家店的愿望。”

所以,即便“小书店好在哪儿”系列采访未来会有50期、100期,但“好在哪儿”并不会有一个准确的回答。而是需要前往抵达这些城市、这些空间,与他们面对面的交流,来真正感受到那种“好处”。

从线下空间,到线上采访,再到线下空间。展览“小书店在中国”,是系列采访的延伸,2022年4月23日,展览在西安市城市影像博物馆开幕。

参展小书店根据自己不同的“选书标准”推荐的现场展示书籍

参展小书店根据自己不同的“选书标准”推荐的现场展示书籍

书店,生存不易,特别是小书店。和所有城市街巷里的街边小店一样,疫情反复,让他们面对了更多的不确定。展览筹备中,来自上海的梯书店与鲸字号、武汉的Combo!、广州的不安分书店、苏州的九分之一书店等,因为疫情影响,展书暂时无法到场。但这些并不是遗憾,这也是“小书店在中国”展览的一部分。

“小书店在中国”(第一季),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是书店故事,是关于本次参加展览的18家小书店的采访与影像;第二单元是书店选书,小书店为展览提供了各自的选书标准,并寄来了他们认真挑选的书籍;第三单元是书店素人,四位书店的重度爱好者,带来了他们多年收集来的书店设计单页、海报、小册子等周边;第四单元,由《但是,还有书籍》第二季团队,为我们带来了纪录片,他们是作者、编辑、出版人与爱书之人。

哔哩哔哩出品的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第二季,在展览现场播放

哔哩哔哩出品的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第二季,在展览现场播放

小书店在中国,数量众多,也越来越年轻化,这是一个有趣生动的群体。展览第一季,只是开始。之后会陆续推出更加开放与多元的小书店在中国系列展,呈现他们。

观展的有趣瞬间

观展的有趣瞬间

在社交网络上关于本次展览的观展反馈上,可以听到这样的声音:

“这次参展的书店里,印象最深的是宁波地下书房,名字来自刚好我最近在读的陀氏的《地下室手记》。送来的展书里,有一本慢慢诗集很有意思,很贴合书店‘思想会在地下发生’。因为展书不可售,试着在网络搜索这位现代诗人也没有结果。如果有机会去宁波的话,会去地下书房看看。“

从书开始,再到书店去,也是这个展览的意义所在。

(图/文:Local本地,小书店在中国展览策展方,位于西安的文化艺术机构,以文字、影像、艺术、文献等多种形式对城市进行记录和研究)

展览地点:西安市城市影像博物馆(西安市科技路西安大都荟Localand) 详情请关注Localand本地微信公众号

展览地点:西安市城市影像博物馆(西安市科技路西安大都荟Localand)

详情请关注Localand本地微信公众号

本周主题推荐

书|《消失的图书馆》

每座图书馆背后都有一群书籍守护者。在动荡不安的年代,这些守书人与图书馆之间的故事尤为鲜活、动人。作者以守书人、藏书人的身份,走访世界各地的图书馆,将这些图书馆诞生、变迁和遭受劫难的历史娓娓道来。该书介绍的图书馆及背后守书人或传奇,或坎坷的经历,成为动荡时代的最好注解。

每座图书馆背后都有一群书籍守护者。在动荡不安的年代,这些守书人与图书馆之间的故事尤为鲜活、动人。作者以守书人、藏书人的身份,走访世界各地的图书馆,将这些图书馆诞生、变迁和遭受劫难的历史娓娓道来。该书介绍的图书馆及背后守书人或传奇,或坎坷的经历,成为动荡时代的最好注解。

书|《书店不死》

日本知名文化记者石桥毅史遍访日本数个知名特色书店、二手书店,访问书店从业人员的工作心得、人生经历,探究“书”和“书店”应该继续存在于这个时代的意义,从根本重新审视“传递书”的职业。

日本知名文化记者石桥毅史遍访日本数个知名特色书店、二手书店,访问书店从业人员的工作心得、人生经历,探究“书”和“书店”应该继续存在于这个时代的意义,从根本重新审视“传递书”的职业。

纪录片|《盯书机》

这档20集的节目将镜头对向编辑、设计师、译者、图书营销编辑等书籍幕后人员,真实展现了他们对做书这件事的热爱与执着,对文化的坚守。

这档20集的节目将镜头对向编辑、设计师、译者、图书营销编辑等书籍幕后人员,真实展现了他们对做书这件事的热爱与执着,对文化的坚守。

播客|做对这些,独立书店不靠咖啡也能活

上海梯书店主理人周安迪和两位主播一起探讨如何开办一家独立书店,如何从阅读中感悟到沟通的快乐和工作的价值。

上海梯书店主理人周安迪和两位主播一起探讨如何开办一家独立书店,如何从阅读中感悟到沟通的快乐和工作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