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至5月末,在省内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为了拓宽危急重症救治通道,切实解决百姓急诊就医需求,吉大一院在疫情防控和急诊救治的实践中摸索出了“3+X”大急诊综合疗区三级收治模式,这一模式打破科室壁垒、打通空间界限,将院内急诊急救能力提升了50余倍,成为春城百姓急危重症救治的主力军和生力军,受到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关注报道,受到国家专家组和全国同行的认可,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而这背后,有着一支不畏难、不怕苦、不言累的“特战”“铁军”,他们在危急重症的抢救中与死神“生死竞速”,他们在阻断病毒传播的防护线上与疫魔“贴身肉搏”,他们以凡人之躯在救死扶伤的路上应对着身心的极限挑战!就是在难以想象的压力之下,吉大一院50余个科室,闭环70余天,140余次早晚“云”交班,100余次早晚大巡查,累计收入患者7.5万人,转入疗区患者6800余人,抢救重患3500余人,多学科会诊患者28人……他们用这样的“战时”辉煌战绩,向党和人民提交了合格答卷。
是结束也是开始:38位疗区代表向“战时”告别
6月2日,吉大一院党委书记吕国悦、院长刘彬、副院长于家傲及医务部全体同志,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与全院38位“战时”综合疗区代表开展了最后一次早交班。交班会由于家傲主持。
“我区已于5月23日完成全部任务,恢复正常诊疗。”
“这场胜仗,是我们从医路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荣幸而感动于共同经历了这个特殊的时期!”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为自己成为这支战队中的一员而感动、幸福!”
……
单延红、武辉、张波、王丽波、郭洵、刘欣梅、张连杰、张志茹、贺婷婷、唐婉、王刚、于婧、杨楠、刘国辉、佟倩、崔俐、刘海波、王越晖、陈满秋、孙明莉、李洪祥、张东、邢吉红、臧秀贤、逄利、高素君、崔久嵬、常健、李春怀、吴美延、董丽华、高沿航、彭丽萍、唐彤宇、李菲、李晓庆、林彦锋、王晓宁等38位疗区代表在最后一次交班中介绍了现有患者的情况、各自疗区恢复诊疗工作的安排,分享了过去两个多月时间里,在院党委带领和医务部统筹下,大家携手并肩、同舟共济的收获和感悟,表达了对医院、医务部、兄弟科室及吕国悦、刘彬、于家傲等院领导班子成员的感谢。
多学科线上交班体现了“3+X”大急诊模式的高效性与科学性,确保了医院各项防控政策的精准落地,打破了学科之间的信息壁垒,提升了各专科疑难病例的诊治水平,是疫情期间该院的“云”医疗指挥部,构筑了我省急危重症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的最可靠防线。
唯有热爱方抵岁月长
吕国悦全面回顾总结了吉大一院“3+X”大急诊综合疗区三级收治模式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蜕变”过程。他指出:“只要敢想,没有什么不可能!”吉大一院总结运用以往的抗疫经验,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开创“3+X”模式将不可能变成了N种可能,吉大一院人不分昼夜、不顾安危、不计得失,为患者疏通了危急重症救治的绿色通道,为医院急诊救治筑牢了铜墙铁壁,为每一位生死边缘的患者撑起了生命的保护伞。
借助最后一次“云”交班的机会,吕国悦向“3+X”大急诊综合疗区全部科室、全体医护人员、医务部全体同志致敬、致谢,并提出希望。他表示,大家在“战时”状态下,直面医护力量不足、医疗资源吃紧、闭环高压作业等挑战,勇挑重担、挺起脊梁、任劳任怨、埋头苦干,全面提升医院急救能力,真正践行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初心、情怀和担当。
他指出,随着全市复工复产复学,吉大一院已经逐步做好了进入第三阶段的准备,各个科室开始陆续恢复昔日的繁忙,吉大一院“战时”综合疗区正在一个个地“退出历史舞台”。但是大家在医院最艰难、百姓最需要的关键时刻的挺身而出、敢于担当、大爱坚守,以及取得的辉煌战绩,必将载入医院史册,永远不会褪色。
他希望大家铭记“成就一番伟业的唯一途径就是热爱自己的事业”,未来,在疫情防控和事业发展的双轨道上继续保持 “战时”状态下的战斗精神、拼搏精神、创新精神,只争朝夕、全速前进,继续为吉大一院的高质量内涵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将“战时”积累用在“平时”
刘彬向吉大一院“3+X”大急诊综合疗区的医护人员表示感谢和敬意,感谢各位战友们的鼎力相助和全情付出。他指出,在过去的两个多月时间里,综合疗区交班的线上会议室号,是他最熟悉、最亲切的一串数字,每天加入到这个会议室当中,看到大家为了救治患者认真负责、团结协作,敢担当、不推诿,感到由衷的欣慰。正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吉大一院再次于“战时”树立了自己的品牌,彰显了“国家队”的实力和水平。
他指出,吉大一院在策划、组建、扩展综合疗区的过程中,通过摸索和创新,形成了急诊收治模式的转变,多个科室、护理平台拿出疗区、设备,支援医护人员,把百姓利益放在首位,不考虑自己的利益得失,这是一种医院文化的外在体现,这是吉大一院党建引领“一一三五十”高质量发展体系“一种精神”的具体实践,是一家医院的能力与担当。
他指出,吉大一院综合疗区在“战时”救治的7.5万患者,也同样是7.5万个家庭,展现了吉大一院作为输出性医院的责任和实力。综合疗区的完美收官,锻炼了队伍、积累了经验,符合医院对学科规划的顶层设计思路,必将在未来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
他希望“战时”综合疗区的医护人员能够做好模式的总结和推广,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发挥担当、协作、奉献精神,并为医院的学科建设贡献力量。
岁月静好 来日方长
于家傲在主持“云”交班过程中,逐一补充介绍了每个疗区的工作特色,点评了每个疗区的工作成绩,向全体医护代表给予医院医疗工作的支持表达了感谢。他在总结中说,共同奋战在“战时”综合疗区的70多个日夜,也同样是大家作为医护工作者的光辉岁月。对大家来说这是一段难忘的时光,从春天开始到夏天结束,可以把这段日子比作时间煮雨,岁月缝花。非常有幸能和书记、院长、科主任、护士长、综合疗区医护人员和医务部全体同志共赴艰难、携手并进,完成了一段特殊的历史使命。他希望大家且行且做且珍惜,祝愿大家用欢喜之心,漫步日常,一生久安,与疫情不再见,岁月静好,来日方长。
院史的一页:吉大一院“3+X”大急诊综合疗区概况
内科综合五个疗区共抽调临床科室主任5人、护士长5人为疗区医护团队负责人。一疗区由二部急诊科主任刘海波、二部急诊科护士长王瑞担任,二疗区由老年病科主任王越晖、老年病科护士长黄卫新担任,三疗区由二部急救医学科主任陈满秋、肿瘤科护士长徐东升担任 ,四疗区由高压氧科主任孙明莉、麻醉苏醒室护士长薛曌平担任,五疗区由重症医学科主任李洪祥、肝胆外一科护士长于颖担任。同时从老年病科、肿瘤科、麻醉科、风湿免疫科、内分泌代谢科、肾病科等临床科室抽调骨干医师进行增援。
外科综合疗区主要收治急诊外科、普外科(肝胆胰外一科、肝胆胰外二科、胃结直肠外科)、手足外科、神经创伤外科、神经血管外科、创伤骨科等急诊患者。外科综合疗区由收入院科室的医疗团队负责收治,由各疗区护理团队负责日常护理。
儿科综合疗区由小儿消化科主任王丽波为主要负责人。
每个急诊综合疗区,从组建团队、筹备设备、改造疗区、消杀环境到正式接收患者,均保证在12小时之内完成,共有来自30多个临床科室的160多名医护人员,包括呼吸机、监护仪、除颤仪等500余台专业设备。
为保障过渡疗区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吉大一院医务部在各综合疗区设置专门对接人,负责重症患者的过渡及转科、纠纷投诉处理、应急事件协调。3月21日,由于家傲牵头,医务部特别开通“网上办公室”,及时协助临床科室应对在防疫工作中出现的突发问题,有效缓解临床工作压力。随后,医务部在原有6600值班电话基础上,接管全院总值班6666电话。
为保障全院急诊工作的顺利开展,由党委书记吕国悦、院长刘彬牵头,3月20日,副院长于家傲总负责,医务部协调各临床科室、相关职能科室于每天8:30、16:30分别进行“3+X”大急诊模式下急危重症疏导“云”交班,对各临床科室、职能科室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现场解决、集中解决。每晚20:00由院领导带队下沉科室,例行检查和夜巡,了解各过渡疗区、留观区工作情况并现场办公,同时医务部提前15分钟进行内部交班,总值班人员汇报值班期间出现的问题及状况,各过渡疗区负责人上报所对接疗区当日工作情况。建立“疫情期间急诊主任护士长群”“急诊工作群”,每日早晚交班前进行患者、床位数动态更新,医务部人员负责群内答疑。
为保证急危重症患者会诊质量、提升急危重症救治能力,吉大一院于3月26日成立急诊区域及综合疗区会诊专家组。由医务部负责收集急诊、综合疗区会诊需求,及时组织专家组,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会诊,并将会诊意见反馈临床。急诊区域会诊专家组由教授牛俊奇担任组长。综合疗区会诊专家组由教授王育珊担任组长。
“战时”转换到“平时”后,医务部将协调急诊相关科室,将早交班工作方式常态化,继续开展每日早交班工作。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越明 图片由吉大一院提供
来源:中国吉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