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贺宝庆 何伟
4月,中俄朝三国边境小城——吉林省珲春市,来自日本海的暖湿气流抚过图们江,春回大地,生机盎然。中俄珲春口岸,一片繁忙景象,等待排队通关的人流和车流排起了长龙。
“深挖两国地方合作和边境地区合作潜力,提高实效,发展中俄“东北-远东”地区互利合作。”借助于中俄元首3月《关于2030年前中俄经济合作重点方向发展规划的联合声明》的东风,边境小城珲春一片生机勃勃的发展景象。
抢先手 企业主看好中俄边贸新商机
在珲春海洋经济示范区的珲春老姬海产发展有限公司加工车间里,身着蓝色工装的工人,在流水线两旁不停地忙碌着。鱿鱼、明太鱼在这里制成成品,称重、分装、检验,然后被送往全国各地。
这家公司成立于2012年,借助于珲春“近海”的便利,从海产品进口加工起家。现在的产品包括冷冻鱼类、牛肉、海产预制菜品等20余个品种,远销国内30个省市自治区,年产冷冻制品4万吨,年产值约12亿元人民币。
近海却不靠海。近年来,珲春市聚集一批海产品从业者和海产品加工企业。
现在,总经理姬云山又看中了“预制菜”风口,带领企业入驻珲春海洋经济示范区预制菜加工项目园区。这个园区总投资2.72亿元,设有加工车间、冷链仓储库、污水处理站及其它配套附属设施。一期项目今年6月投产,届时可实现年产量4万吨。
和姬云山一样,有着15年的海鲜经营从业经历的于承海最近也是忙个不停,他的公司主要从俄罗斯进口帝王蟹、雪蟹等海产品,然后销往全国各地。俄罗斯进口的帝王蟹和雪蟹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近年来在国内市场特别受欢迎,经常脱销。
“最近的生意很好!每个月出货量200吨左右。”于承海说,“前一天在俄罗斯捕获的帝王蟹,第二天送到珲春水产工业园区暂养,之后再通过‘吉电数字贸易平台’销往全国各地。”
今年1月,于承海跟随吉林省经贸代表团,从珲春出发赴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开展经贸交流活动。这期间他与俄方签订了6个订单。于承海介绍,公司的产品通过电商贸易平台,不仅可以扩大产品的销路,还能得到了平台金融支持,一举两得。
于承海所说的电商贸易平台是吉电数字贸易平台。
据该平台的负责人姜欣介绍,俄罗斯贸易商发布在平台上的产品,可以全程溯源,以保障其安全性和合法性。同时,国内贸易商或者消费者通过平台可以查询看到国外热销的产品品类及售价。买卖双方实现了公开透明。另一方面,中国的销售商可以将自己的产品发布在平台“乡村振兴”版块,俄罗斯采购商在平台直接下单,畅通中国产品出口渠道。
据悉,现在吉电数字贸易平台的上线企业已经有200多家。今年平台预计上线企业达到1万家,交易额达到30个亿以上。
“俄罗斯的产品现在国内越来越受欢迎,我国的产品在俄罗斯的市场占有率也越来越高。吉电平台有集装箱和配套物流,尤其是如今珲春的铁路口岸是7×24小时通关,物流运输通道不再是阻碍贸易发展的难题。”姜欣说。
搭平台 边境小城见证中俄经贸发展
珲春市地处吉林省东南部图们江下游,这里中、朝、俄三国陆路相连,中、朝、俄、韩、日五国水路相通。
虽然这里只是一个不足30万人口的小城,但这里的国际化程度完全不输一线城市。城内商铺牌匾都用中俄朝三种文字标注,随处可见购物逛街的俄罗斯游客,商店普通店员用俄语与买家交流。
当地的数据统计,自1月8日中俄珲春公路口岸恢复客运通关后,出入境人员流量持续上升。两个多月的时间,珲春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累计检查验放出入境人员超1.5万人次,同比增长183%。
珲春市拥有对俄铁路口岸和公路口岸,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珲春口岸可直通俄罗斯扎鲁比诺、符拉迪沃斯托克等港口城市,是我国对俄贸易重要通道。
作为国家首批沿边对外开放城市,珲春享有一系列国家级扶持政策,在诸多领域具备先行先试优势。依据对俄优势,珲春出口加工区在2000年4月,被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全国首批15个试点加工区之一。在此基础上,2018年4月18日,国务院批复同意珲春出口加工区整合优化为综合保税区,封关面积为1.04平方公里。2019年2月26日,海关总署正式批复同意珲春综合保税区验收合格,由此成为吉林省第二家综合保税区,区内企业以海产品、木制品加工为主,现在又增加了跨境电商和整车出口。这两项业务都呈快速增长趋势。
据珲春综合保税区管理局副局长王玉宝介绍,珲春综合保税区目前有注资企业120家。2022年全年进出口贸易额56.38亿元,同比增长165.6%。今年的一季度的贸易额是15.5亿元,同比增长100%以上,翻了一倍。
自从2022年9月份以来,珲春铁路口岸实行7天24小时运行,增配监管人员和实验室检测设备,保证海关工作人员全时段在岗,保证企业通关便利。
珲春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二队副队长关宇介绍,为了升级优化口岸通关便利化,营造良好的通关环境,目前,珲春口岸针对俄罗斯进口的鲜活产品以及所有具有时效性的产品,均采取“零等候”检查模式,即到,即检,即放,最大程度降低企业的等待时间和运营成本。
促开放 吉林建对俄经贸合作桥头堡
近年来吉林省聚焦打造向北开放重要窗口和东北亚地区合作中心枢纽,全面实施“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把握机遇,发挥优势,拓贸易、畅通道、强平台、促合作,对俄经贸发展取得显著成效。2022年,吉林省对俄进出口实现173.3亿元,增长65.0%,高出全国35.7个百分点,规模创历史新高。
吉林对俄合作领域全面拓展,从煤炭、海产品拓展到整车、跨境电商、光电、医药等领域。此外,吉林还积极促进对俄口岸通道道提效增能,全力打造珲春对俄经贸合作桥头堡,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跨境电商综合示范区、综合保税区、互市贸易落地加工试点、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相继获批,“一中心五板块”对俄经贸合作枢纽加速构建。
在深度参与“大图们倡议”合作机制框架下政府间协商委员会部长级会议、东北亚地方合作委员会议等沟通机制下,吉林连续承办4届东北亚产业园区对话会,深化东北亚区域互联互通、投资贸易、海洋合作、机制建设等领域合作。与俄方共同建立口岸工作会晤机制,推进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
今年年初,由超过30户外贸企业代表及相关政府工作人员组成的吉林省赴俄罗斯经贸团,出访俄滨海边疆区,成为中俄陆路口岸全面恢复客运通关后首个访俄团组,得到俄方高度关注和热烈欢迎。双方合作围绕煤炭、海产品、农产品、汽车零部件、跨境电商等众多领域,企业签署合作协议、收货定单金额7.4亿元人民币。
今年前2个月,吉林省对俄贸易继续保持强劲增势,进出口增长54.1%,其中,出口增长124.1%,分别高于全国28.2、103.2个百分点。
3月27日至28日,吉林省委书记景俊海到珲春市进行实地调研。他强调,要抓住中俄两国开展“东北—远东”地区互利合作重大契机,进一步深化与俄地方合作,着力加强互联互通,全面借港出海,大力发展海洋运输、陆海联运、铁海联运,为全面推进中俄双边合作贡献吉林力量。
景俊海表示,吉林省要积极推进对俄经贸合作高质量发展。要做好“走出去、引进来”文章,大力开展进口商品加工分销,利用跨境电商平台扩大出口,不断深化与俄地方在经济贸易、能源利用、资源加工、海产品分销、农业种养等领域合作,努力把吉林打造成为中国企业对俄合作桥头堡。
4月4日,吉林省召开开放发展大会。省委书记景俊海指出,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战略要求,是提振市场信心、实现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必然选择,是推动吉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的迫切需要,是做好“放”的文章、更好服务企业的关键一招。吉林必须抓住中俄两国元首签署联合声明、中俄两国开展“东北—远东”地区互利合作的重大机遇,全面全方位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在走出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