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种熬夜叫“主动熬夜”,为什么要拖住“今天”?
吉林
吉林 > 生活 > 养生 > 正文

有种熬夜叫“主动熬夜”,为什么要拖住“今天”?

“用着最贵的护肤品,吃着最好的保健品,熬着最深的夜”——这是如今年轻人硬核养生的真实写照。

青年才俊因熬夜猝死的新闻屡见不鲜,熬夜对身体危害之大众所周知,长期熬夜堪比慢性自杀。

然而道理全都懂,却仍过不好这一生。

和通宵加班、上夜班、失眠等被迫熬夜不同,有些人选择主动熬夜。他们明明可以晚上十点之前就睡, 却要么刷微博朋友圈抖音,要么追剧看网文听歌尬聊,哪怕就是发呆放空,也迟迟不舍得睡,磨蹭到半夜三更。

这种晚睡综合征背后,究竟是怎样的心理在作祟?

为什么不肯睡?

内分泌失调、免疫力下降、肝脏肾脏受损、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增高、肠胃功能紊乱......长期熬夜对身体的危害非常大,甚至有猝死风险。

《美国心脏病协会》杂志一份研究报告曾指出,如果人们每晚睡眠时间不足6个小时,那么存在心脏病和糖尿病风险因子的人群,患心脏病或者中风的概率是普通人群的两倍。

然而,却有不少人明知道熬夜是在慢性自杀,却仍对其上瘾。

刷一遍微博、点赞朋友圈、逛逛淘宝天猫、追两集新剧、看几章小说、听一张专辑……依依不舍要睡下了,天却亮了——这是很多晚睡综合征人群的真实写照。明明很累很累,却仍强打精神,拖着精疲力尽的身躯和耷拉着的眼皮将晚睡进行到底。

究竟是手机太好玩,还是剁手血拼太爽,让他们不舍得入睡?事实上,具体怎样消磨深夜时光和晚睡关系并不大,而是心理因素导致的。

荷兰心理学家Floor M. Kroese曾在2014年就关注到睡眠拖延现象,并将其定义为“不在规定时间内睡觉,但没有任何外部环境阻止人们这样做。”

和失眠不同,晚睡综合征并非一种生理逼迫,晚睡综合征人群是自愿选择不睡,是一种心理需求。

上海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雷开春博士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称,“睡觉,意味着今天的结束,是一个时间上的仪式,是今天和明天的分割。只要还没睡觉,心理上会觉得第二天还没来。而迟迟不肯睡,其实潜意识里是希望第二天不要那么快到来,想留在今天。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对今天不满意,虽然不知道怎么让自己满意,但就是想留在今天弥补一下,这是一种对空虚感的补偿,以及缺乏存在感的表现。”

陷入恶性循环

无论是看似被迫熬夜的加班,还是看似主动选择的刷手机,其内在逻辑其实是一样的,都是为了满足心理需求。

雷开春博士认为,在如今这个时代,空虚感无处不在,强烈的空虚感需要有东西来填充,“理性且比较有自制能力的人会选择加班或者学习方法来填充,而自制力差的人会选择刷手机玩游戏追剧等方式来回避、隔离现实,通过非现实的东西来感受‘我’的存在。”

晚睡综合征人群通常自认为今天的生活没有价值感,对今天的过法并不满意,所以才想通过熬夜来抓住今天最后的尾巴来弥补,但是这样往往容易陷入恶性循环。

雷开春博士提醒:“越是晚睡,状态越是不好,第二天状态不好就越觉得空虚。不仅仅是睡觉,甚至有些人严重到觉得吃饭都是浪费时间,想要通过不吃饭来挤出更多时间。事实上,这种通过压缩最基本的身体需求挤出来的时间,未必能被合理使用,相反往往会被浪费,这只是一种自我欺骗。”

为什么对“今天”不满意

雷开春博士指出,对“今天”产生不满意,归根结底是对自己一天所做的事情的不认同。“晚睡综合征人群往往无法从今天所做的事情中感受到意义来支撑起这一天时间的价值感。

比如,一个新手妈妈花了几乎一整天时间带娃,晚上等娃睡觉了。夜深人静,精疲力尽的妈妈并没有立马洗洗睡,似乎属于她的一天才刚开始。

“明明已经累到透支,她也能感受到身体迫切渴望休息的信号,但却迟迟不肯睡。她会选择打开电脑工作、翻开白天没时间看的小说、从朋友圈第一条更新刷到最后一条,又或者边想心事边暴食垃圾食品,甚至就是啥也不做发呆,这背后其实是带娃这件事不足以支撑今天这一天的价值感,她需要用独处的时光做一些能刷存在感的事情。”

雷开春博士指出,其实拖延的本质就是不想面对不愿去做,但是睡觉是人的本能,晚睡综合征人群拖延的并非是睡觉这件事本身,而是想通过不睡觉来拖延明天的到来。

因为明天意味着无法让自己获得价值感的事情又要重新开始做一遍,拖延的是自己不感兴趣、不愿面对的事情。

“如果一个母亲很认同自己的妈妈角色,把带娃作为一天最有价值感的事情,那么在一天结束时会有一种成就感,觉得一天的任务圆满结束,她会带着疲倦的身体踏实入睡。”雷开春博士指出。

同样的道理,有些上班族对自己的工作内容并不满意,觉得无意义感受不到价值感,于是在一天繁忙的工作后并不想立马洗洗睡,而是吃一堆垃圾食品躺在床上刷手机。

其实并不是手机有多好玩或者零食有多好吃,而是因为这些最唾手可得的道具,能拖延明天的到来,不想那么快就一觉醒来,开始新的一天的工作。

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事实上,“不肯睡”还和安全感有关。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注册催眠师管安吉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出生开始,人们就把睡觉当成分离,是和父母的分离,所以儿童时期就有很多孩子表现出明明很困却不肯睡觉的现象,那是不肯和父母分离、担心分离后不知道出现什么情况,担心分离之后什么时候才能再见面,担心父母从此消失。”

美国心理学家安斯沃思和威特在1969年提出了著名的安全依恋的试验——陌生情境测验,测的就是安全感,不同孩子对分离的反应各不相同。

管安吉称:“安全感越差的人面对分离的反应越严重,比较健康的反应是分离时会难过,但一段时间可以适应,重逢时会高兴。应用到不肯睡觉这个场景我们就可以类推,小时候不肯睡是不敢、不肯和父母分离,长大了不肯睡是不肯和自己分离、不肯和自己看似有掌控的现实世界分离,安全感好的人折腾一会就睡了,醒了元气满满;而安全感越差的人就越不肯睡,醒来会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