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 吉林的答卷丨延边博物馆:牢记嘱托 开启延边文化窗口
吉林
吉林 > 资讯 > 正文

特别策划 吉林的答卷丨延边博物馆:牢记嘱托 开启延边文化窗口

提起延边

大家都知道

是新晋网红旅游地

来延边

除了要去延大“网红墙”打卡

中国朝鲜族民俗园拍照

还要去哪?

没错

文艺网红IP——延边博物馆

火爆“出圈”的博物馆

究竟有多火?

一组对比数据告诉你

过去年接待观众量

几万人次

今年仅上半年

就达到了14.6万人次

这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和变化?

_GUO0720.jpg

近日,中国吉林网跟着“牢记嘱托 踔厉奋进”主题调研采访团继续前行,走进延边博物馆,触摸历史文化。

7月22日,在延边博物馆门前,停车场几乎停满了私家车,还有外地的旅游大巴。

走进延边博物馆,《朝鲜族民俗展览》《朝鲜族革命斗争史陈列》《延边出土文物陈列》《与祖国同进步——延边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览》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

“2015年7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延边博物馆,极大提升了延边博物馆的知名度,全国各地的游客纷纷慕名而来。”延边博物馆馆长金明华认为,“踏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参观”成为了延边博物馆的亮点。

一次次重走习近平总书记在延边博物馆参观走过的路线,一张张延边州成就展照片、一件件朝鲜族民俗文化实物,仿佛记录下习近平总书记关切的目光、殷殷的话语,金明华也深感肩上责任重大。

“ 八年来,延边博物馆牢记嘱托,踔厉奋进,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让文物活起来的指示精神,在挖掘民族文化、传承历史文化、创新时代文化、吸收先进文化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让文物活起来,让文物说话!”

金明华由此作为工作突破口。朝鲜族服饰特色鲜明,是讲述中国朝鲜族民俗故事的最直观、生动的媒介。把朝鲜族服饰进行整理并展出,一定会成为释放文物活力的催化剂。

_GUO0748.jpg

经过紧张周密的准备,《礼衣雅蕴——朝鲜族传统服饰展》于2019年元宵节在延边博物馆一楼临时展厅开展,展出大获成功。当年,她带着《礼衣雅蕴——朝鲜族传统服饰展》走出家门,远赴云南红河州博物馆、宁波博物馆、上海纺织博物馆等地展出。在上海纺织博物馆,158套独具特色的朝鲜族传统服饰一展出,就受到参观者和服饰专家的热捧。

此次服饰展产生强大的文化亲和力,吸引清代金漆木雕精品《木影流光——福建金漆木雕展》、云南省红河州的《雕刻大山的民族——哈尼族服饰文化展》、广西南宁《桂风壮韵——广西少数民族服饰展》等先后来到延边博物馆展出。“走出去”和“请进来”,是延边博物馆“史无前例”的创新和尝试,为文物进一步活起来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让延边的群众足不出城,就能感受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多姿多彩的历史文化。

随着博物馆热的不断升温,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博物馆,延边博物馆已经成为人们了解延边和延边州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成为延边城市文化的闪亮名片和网红“打卡地”。

八年来,延边博物馆在三大基本展陈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临展厅,采取自办、协办、借展等多种形式举办了近40次不同类型、内容丰富的专题展览。其中《永恒的旗帜——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延边党史展》曾被列入中宣部、国家文物局联合推介的庆祝建党100周年精品展览名单。

随有互联网云平台等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延边博物馆顺应时代创新发展模式,加强“互联网+博物馆”建设,线上线下齐头并举,通过门户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开展线上展览年均40期,并通过“云游延边博物馆”、抖音平台直播等形式,把博物馆宣传教育作用发挥最大化。

_GUO0744.jpg

此外,延边博物馆创新社会教育活动形式,通过邀请艺术家来馆,举办朝鲜族传统音乐演奏赏析活动。组织延边博物馆爱国主义宣讲团,走进学校和部队宣讲,以及流动博物馆“五进”(进社区、进校园、进军营、进乡村、进企业)等活动,发挥博物馆教育职能对传承传统文化的推动作用。

如今,延边博物馆这一扇窗离群众更近了,也更加明亮通透了。

透过珍贵的文物和个性十足的展览,延边人民更加自豪、自信,前进的步伐更加坚定。

“讲好延边故事,我们一直在努力。”金明华坚定地告诉记者。

眼下,延边博物馆又有了新动作,开辟临时展厅,即将举办延边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的系列展览……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陈志文 栾喜良

  摄影 郭亮

  摄像 孙上修

来源:中国吉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