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乡村振兴新突破系列报道之十二  民族风情拓宽延和乡振兴“稻”路

聚焦乡村振兴新突破系列报道之十二 民族风情拓宽延和乡振兴“稻”路

榆树市延和朝鲜族乡的稻田公园每天都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光。 陈可炜 摄

榆树市延和朝鲜族乡的稻田公园每天都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光。 陈可炜 摄

秋风轻轻吹拂着,稻谷在广阔的田野里随风摆动,空气中散发着稻香,田野的尽头是错落有致的民居。水车、草亭、栈道……九月的榆树市延和朝鲜族乡处处皆是风景。

走进延和乡,这里家家户户红瓦白墙;街道两侧,颇具创造力和匠心的围墙高低错落,美感十足。别致的民居,典雅的庭院,特色围墙共同绘出一幅色彩斑斓的民族风情画。

国家AA级景区——延和乡民俗博物馆坐落在村级“一站式”服务大厅,博物馆采用青瓦白墙的朝鲜族建筑风格,共展出16类120件民俗展品,展示了延和乡悠久的历史、多彩的文化和曲折的发展脉络,真实反映了延和乡的传统民俗特色和风土人情。

以民族风情与民俗文化为资源、支点,延和乡精心打造了一个供观光游览的稻田公园,这个公园以稻田种养为主,集旅游观光、农耕文化宣传于一体,成为延和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走进稻田公园,眼前是一片开阔的稻田区,稻田中央有一条用木桩、木板建造的观光栈道。沿着栈道前行,登上宽阔的观景台和高高的观景塔,可以纵览稻田风光,观赏稻田画。金秋时节,金色的稻浪在秋风中翻滚,景象迷人,令人心醉。

民族风情与水稻产业,在此完美地交融。据延和乡党委书记刘春波介绍,延和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以水稻种植为基础产业,以精品养殖业、特色旅游业等为主导产业的“延和模式”。延和乡水稻种植基地被榆树市确定为全域水田示范区,他们与吉林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建立水稻新品种试验基地,选育推广优良水稻品种,将水稻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借助独特的区位和资源,2021年,延和乡投资400余万元开展观光农业和智慧农业建设,打造农业经济的制高点。“延和大米”被评为优质大米品牌,成为推介榆树市农产品的“白金名片”。

延和湖位于延和乡街道南面,是一处天然的生态湿地,绵延2000多米的延和湖让延和乡独具水乡魅力。几年来,延和乡投资123万元,实施延和湖生态景观改造提升工程,建造湖心亭、木栈桥及护岸,使这里逐渐成为游客必看的观光打卡地。农闲时节,每天有300余名游客来这里观光。延和乡还建设了民俗文化广场,景观灯、石椅、石凳、白钢雕塑以及大理石凉亭等,为村民和游客提供了一个舒适、美观,集休闲、健身、娱乐于一体的公共场所。广场内原有的老水塔经过改造和装饰,已成为延和乡具有民族特色的地标性灯塔。

水稻产业与民族风情、观光农业交织在一起,相得益彰,大放光彩!

长春日报记者 陈可炜

来源:长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