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来自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的记者何洁琼为大家讲述的故事
讲好中国故事,我们的底气从哪儿来?
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 何洁琼
研究生时期,我在英国和美国就读国际传播学专业,留学经历让我深切地感受到国际社会对中国存在着很多误解和曲解,他们中的很多人甚至没有来过中国,只是凭借从西方媒体上获得的片面信息来刻画对中国的印象。要讲好中国故事,让国际社会真正地理解并且接受,并不容易。
回国后,我来到了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英文客户端。在五年的国际传播实践中,我逐渐意识到,要讲好中国故事,首先要深入中国故事的现场,透彻理解其中的中国智慧,再用海外受众容易接受的方式讲述出来。而关注中国的海外受众也不只是在西方国家,亚洲、非洲、拉美等其他地区的民众同样关注着中国经验。
前不久,我参与录制了一期在非洲落地的英文节目,分享我在贵州化屋村看到的脱贫故事,这个故事打动了千千万万的非洲观众。化屋村曾经是个与世隔绝的“悬崖村”。在通路以后,凭借着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苗族文化,将旅游业和土特产发展的有声有色,成为了乡村振兴的典范。
何洁琼在非洲落地的英文节目中分享中国脱贫故事
当地人兰姐带我去逛了逛“旧村”。她告诉我,差不多二十年前,他们在这里过着典型的三不通生活:“不通水、不通电、不通路”。太阳一下山,就得上床睡觉,因为哪怕是点煤油灯,在当年也是件奢侈品。之后,兰姐还特地带我爬了“手扒岩”,那是当年村子里唯一的出村途径。由于路况艰险,哪怕是最熟悉路况的人,爬到山顶也得一个多小时。看我爬得吃力,兰姐说,她当年不仅身上要背着重物,怀里还抱着孩子呢。而现在,兰姐住进了“新村”,开起了民宿、做起了农家乐,她止不住的笑容里洋溢着一种发自内心的满足感。短短二十年,生活的改善是她曾经想都不敢想的。
这其实只是万千脱贫故事中非常普通的一个。但看完外拍片段,演播厅内的非洲主持人却非常惊喜,他说非洲也有很多这样的村子,他特别希望非洲可以借鉴经验,不仅仅是交通的改善,还要让村民们都能有事儿做。
这期节目播出后,在肯尼亚创下了该节目的历史最高收视率。一位塞内加尔观众表示:“中国农村的变化太让人震撼了!村民们不用再进城去找工作,他们可以留下来建设自己的家乡!”确实,相似的历史遭遇、共同的历史使命把中国和非洲紧紧联系在一起,我们的故事有很多引起共鸣和值得借鉴的地方。在广大发展中国家,中国奇迹就是真实的存在,他们关注中国经验,也期待中国机遇。而他们的期待,不就是我们讲述中国故事的动力吗?
几年前,我曾在非洲南部的莫桑比克参与中非农业合作的报道。我们去的万宝莫桑农业园是中国在非洲最大规模的水稻项目,这个项目的发展,有效缓解了当地的粮食短缺问题。当我们的车子在园区内穿行时,路过的当地人都会非常热情地打招呼,用英文喊着:“China,Wanbao!”对于他们来说,谈论“万宝”就是在谈论“中国”。
为什么China在当地如此受欢迎?农妇安娜告诉我:“万宝”将开垦出的部分土地无偿交由她们使用,还给她们提供种子、农药、化肥和机械设备,到收获的时候农场还会收购她们种植的大米,完全不愁卖。更重要的是,来自中国的技术人员还给她们提供农业技术培训。她说:“掌握了技术,就不怕养不活自己和家人了”。加入这个项目才四年,安娜盖起了新房,还有能力让孩子去上学了。这不就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吗?
当地政府官员对中国的感谢也溢于言表。他们告诉我,农业几乎是当地唯一的支柱产业。但因为资金、技术、基础设施的制约,大量土地被荒废。只有中国愿意在这种短期看不到明显收益的项目上作出巨大投入,可以说,中国所做的是当地没法儿做,西方国家又不愿意做的事儿。在中国帮助下,当地的水稻年产量从每公顷一两吨提升到了每公顷八吨,还有了更符合当地人口味的大米品种,莫桑比克前总统格布扎亲自把它命名为“好味道”。
这个故事其实也只是众多中非合作成果的缩影。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真、实、亲、诚”对非政策理念的十周年,也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十周年。之前的采访经历告诉我: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行胜于言,事实胜于雄辩。十年来,我们所做的就是实实在在地改善当地老百姓的生活,这是我亲眼看到、亲身体验过的事实。不管一些西方媒体如何看待,甚至抹黑,真正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是我们讲述中国故事最大的底气。
“讲好中国故事”,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责任,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一个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
何洁琼在莫桑比克参与中非农业合作报道
何洁琼在2021年全国两会报道现场拍摄Vlog
来源:中国记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