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月亮的旅行》:是时代情书,还是春晚小品?
吉林
吉林 > 生活 > 娱乐 > 正文

《穿过月亮的旅行》:是时代情书,还是春晚小品?

注意:本文有剧透

《穿过月亮的旅行》在这个五一档的排片着实有些惨淡。搜索附近的影院,基本上只有早场或午夜场,想看一场还真不容易。当张子枫和胡先煦在大银幕上说出“中秋快乐”时,大家也就恍然大悟:从头到尾,本片就是冲着中秋档去的。至于为什么会改档到现在,估计也和票房预期不尽如人意有关。

不过,票房成绩并不总能和作品质量画上等号,本片在这个五一档的“小透明”状态,或许更大程度上还是和它的宣发策略有关。“我爱你,愿赴千里,我想你,即刻出发”,这是电影的宣传语,片方似乎也把这句话当成了影片的卖点,但说实话,这种浪漫主义的主题不仅在当下早已过气,而且也是对电影内容的误读。

《穿过月亮的旅行》:是时代情书,还是春晚小品?

本片改编自迟子建小说《踏着月光的行板》,与其说原作是在描写一对分居两地的小情侣的爱情故事,不如说是在借他们的经历描绘出一幅时代众生相。更重要的是,迟子建想表达的不是所谓“从前车马慢”之类的陈词滥调,而是反映中国社会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剧烈变动究竟给国人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

所以,本片本不应该被视作“小清新”或“好甜”的爱情小品,而如果用这种眼光去审视两位主角在中秋节折腾一整天的经历,得出的结论显然就会是:就这点破事儿,值得拍两个多小时吗?

王锐(胡先煦饰)和林秀珊(张子枫饰)

王锐(胡先煦饰)和林秀珊(张子枫饰)

那么,本片到底该怎么看?还是先从林秀珊(张子枫饰)和王锐(胡先煦饰)在火车上的奇遇说起。

王锐遇到了一对神秘的男女,男人(袁文康饰)失去了一只手,并且提醒王锐妻子不在的时候要小心她“出轨”。显然男人和女人(陈妍希饰)之间有一段非常复杂的故事,虽然影片没有明言,但考虑到本片1996年的时代背景,观众也不难猜出,大概率是经济社会的发展给他们带来了诱惑,也给他们的感情带来了严峻的考验。至于后来一心想中彩票的神经质男人(茂涛饰),隐喻的则是当时老百姓渴望“先富起来”的心理。

林秀珊在火车上先遇到的则是一个手持大哥大的生意人(仁科饰),其浮夸的行事风格,显然是那个年代率先“下海”的一部分国人的真实写照。之后她又遇到了一个被警察押送的文质彬彬的男子(冯绍峰饰),他最后一次吹响口琴,打动了一整个车厢里的旅客。另一位或许是他恋人或爱慕者的女子则希望买下林秀珊手里的口琴,这里观众也可以脑补出一整部电影,但大体上大家也隐约感到,若不是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那位男子本不会走上人生的歧路。

冯绍峰

冯绍峰

看到这里,其实电影的内核主旨已经呼之欲出:经济社会的剧烈变动正在凶猛地冲击每一位国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也把一道道选择题摆到了所有人的面前。

回过头来看林秀珊和王锐,电影交代得很清楚,他们都是升学无望,从农村里走出来,到异乡打拼的年轻人。他们之所以会分居两地,是因为改革开放为他们的人生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但也把他们扔进了无法抵抗的时代洪流里。

那么迟子建真正想问的是,在风起云涌的时代变局里,林秀珊和王锐们到底该怎么何去何从?本片给出的答案到底是温柔、暖心的。无论是林秀珊还是王锐,他们坚持的都是“不过亏心事”,要把一份善良、老实、宽厚以及对爱情的忠贞进行到底。

所以,王锐在火车上就算脱光了衣服,也要找到那张车票,对列车员(李晨饰)证明自己没有逃票;林秀珊明明知道小组长(李嘉琦饰)卖给她的被子价格不合理,但还是学不会如何“狡猾”地讨价还价。由此可见,本片真正要表现的并不是两位主角的“甜蜜爱情”,而是一种已经被遗忘了很久的品质——用最通俗的话说就是,做个好人,做个为他人着想的人,做个凡事都问心无愧的人。

李嘉琦

李嘉琦

但本片的争议或许也就在这里。在有些人看来,这种过于理想化的设想,不仅不切合实际,甚至可能是“迂腐”的。至于王锐和林秀珊,也不过是透着一股“傻劲”,人物的塑造十分悬浮、虚假,整部电影就像是在宣传“合家欢”的春晚小品。

或许,很难说这样的理解有问题。以现代的眼光来审视几乎是“前现代”的故事,产生某种怀疑也并不奇怪。但是,迟子建的创作历来如此,就拿被董宇辉屡次送上热搜的《额尔古纳河右岸》来说,有些读者会被其中的生命赞歌深深打动,但一定也会有读者感到枯燥、无聊、乏味。说到底,到底该怎么理解本片,终究取决于观众本人相信什么——在这个时代,你还愿意做个王锐、林秀珊式的好人吗?对你来说,生命中最重要的到底又是什么?

本片在结尾处交代了火车上众人的后续故事——那对神秘的男女似乎最后取得了相互谅解,生意人虽然没能送出礼品但还是取得了突破,就连那个一心想着中彩票的男子似乎也还有实现梦想的可能。

这不只是电影在“造梦”,而是在迟子建看来,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变革,终究给无数普通人带来了更多可能性,也为整个社会带来更旺盛的生命力。不过,不必因此把作家或本片视作“不食人间烟火”,因为电影中的隐忧也一直都在。

王锐在电视镜头前违心地说了建筑公司的好话,镜头一转,其实他的住宿条件甚为糟糕,他也被其他工友嘲笑为“叛徒”。同样,林秀珊虽然踏实、肯干,但她的待遇或者前景,也掌握在他人的手里。对两位年轻人而言,身为劳动者的“尊严”和价值都在遭受严重的挑战。中秋一天的波折经历换来的是温暖的结局,但后来呢,他们还好吗?近三十年过去了,沧海桑田之后,他们的生活又怎么样了?

这也是潜藏在本片文本之下的隐秘内核。不管观众有没有被王锐和林秀珊的爱情故事感动,迟子建提出的那些问题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失去效力。

作者:小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