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新高”标注长春民企发展新坐标

“三个新高”标注长春民企发展新坐标

凤凰网吉林 贺宝庆/文

大约在10年前,一群光学研究“国字号”科学家团队,仰望苍穹,将目光瞄向了浩瀚太空。我国第一家商业遥感卫星公司成立,同时开启国内商业航天大幕。

通过22次成功发射,131颗卫星在太空成功组网,这个团队打造了全球最大的亚米级商业遥感卫星星座。

现在,这家公司研制的高分卫星代表着国内现役商业光学遥感卫星的最高水平。在幅宽达千米级的遥感图像中,建筑、道路等基础设施格局清晰明了,在细微处,甚至可以对行驶的SUV车型和小轿车进行辨别。

OLED材料现在被广泛用于手机屏幕,曾长期被国外垄断。在国产化材料替换过程中,有这样一家公司,是国内最早给大型柔性量产六代线供货的企业,同时也是第一家进入华为、苹果生产线的国产材料企业。

成立9年来,这家公司解决了材料领域“卡脖子”技术,在不同时段对国外材料进行了国产化替代。

还有一家公司,成立于1965年,后来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作为汽车零部件供应链的一环,这家企业生产的铝合金轻量化汽车底盘,不仅是宝马、奔驰、保时捷的全国知名车企供货商,更是获得了捷豹路虎全球卓越质量供应商奖,成为国内唯一获此殊荣的底盘零部件供应商。

上面说的三家公司不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而是隐藏在东北城市——长春市的“民间高手”: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长春海谱润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省通用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参观者在长光卫星公司观看“吉林一号”系列卫星展。凤凰网吉林 王振东/摄

参观者在长光卫星公司观看“吉林一号”系列卫星展。凤凰网吉林 王振东/摄

长春海谱润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OLED材料。凤凰网吉林 王振东/摄

长春海谱润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OLED材料。凤凰网吉林 王振东/摄

在5月9日召开的长春市加快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大会上,这三家公司与其他97家企业共同获得了“2023年‘长春民营企业100强’”荣誉称号。

今年一季度,长春市工业增速位居东北四市和十五个副省级城市第1位。

“开门红”的实现,得益于高端装备制造、光电信息、汽车零部件、生物医药和生命健康等产业产值的抢眼增速。这其中的“民企”作出了突出贡献。

来自本次民营经济推进大会的信息:长春市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在去年实现了“三个历史新高”。

民营市场主体数量创历史新高,总数量达到153.98万户、从业人员达到286万人;

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创历史新高,达到1.35万亿元、增长10%。

民营经济占比创历史新高,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3%。

此外,长春市各级“专精特新”企业,已由2021年底历史形成的485户,高速增长至目前的1701户,创造了3年增长3.5倍的发展速度。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这有山、长春动植物公司“喂猴”、长春莲花岛影视休闲文化园观看“抗联”主题实景剧……都是游客竞相打卡的热门地。

在文旅产业中,一批新兴“民企力量”正在快速成长,成为城市的活力细胞。

71年前,当“第一汽车制造厂”在长春西部城区奠基,“国家队”在黑土地上标注了新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新坐标。

而今,不仅是在汽车工业,还有装备制造、光电信息、生物科技、文旅服务等各个产业,一个又一个的“民间力量”不断生长,不断地改写城市发展的新坐标。

这些“活力细胞”也开始延展成为城市的“肌理脉络”,成为取得全面振兴新突破的锐力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