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牢记瞩托,把群众需求放在重要位置,采取有效措施,丰富嵌入式养老模式,建设助老餐厅,将民生保障网织得越来越密实。
在长春市宽城区兴业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内,今年71岁的朱宝衷大爷正和他的团队为迎接八一建军节练习合唱歌曲。每天一大早儿,这群年过七旬的老人们就来到兴业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这里的多功能活动室成了老人们日常活动的主要场所。
兴业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委托博远·祥祉圆养老养生产业园运营,这里有中西医综合门诊、便民大药房、老年大学等多个养老服务配套机构,周边老年人可以在这里享受长短期托养、养老助餐、文化娱乐、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健康管理、心理健康咨询等综合服务。目前,长春市运营综合嵌入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达到20多个。这些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织密了“15分钟养老服务圈”。
在吉林市,位于城乡结合部的丰满区山河社区,依托政府建设补贴资金改造利用社区用房,建设了社区长者食堂,并引入社会力量运营,社区的老年人纷纷前来就餐。食堂还对不同年龄段老年人实行差异化优惠价格服务。
同时,长者食堂不断扩大老年助残服务,将送餐与居家养老服务相结合,让确有所需且出行不便的老年人足不出户就能吃上“暖心餐”。
为了让老年人就餐更加便捷贴心,吉林市积极发展“智慧助餐”,将长者食堂纳入全市养老服务信息平台统一管理,实现老年人身份验证、补贴发放的全流程管理。同时,开发手机APP“宜养吉林”小程序,老人和子女通过电子地图,对全市社区长者食堂即查即知。目前,吉林市城区已有71家社区长者食堂,累计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近50万人次。
截至2023年底,全省已建成综合嵌入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56个,社区老年食堂549个。2024年,我省将继续建设综合嵌入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47个,社区老年食堂1300个。
来源:吉林新闻联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