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戏剧让我找到了一个远离日常生活压力的空间,剧中所展现出的人类情感的微妙和复杂也十分让我着迷。”“00后”剧迷赵桐由衷地表达着对戏剧的喜爱。近年来,看舞台剧成为市民文化休闲活动的热门选择,其中儿童剧、话剧和传统戏剧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在长春掀起了一场舞台剧热潮。
话剧艺术为市工人文化宫舞台添彩。
话剧成为年轻人新宠
“《不亦说乎》真是太好看了,这部剧把社会生活中的女性际遇真实地展现了出来,剧中角色的情绪波动让我感同身受,还想来二刷、三刷!”观众李女士激动地说。
这一幕发生在长春市工人文化宫“幸福汇·三脚猫剧场”里。
《不亦说乎》是一部以女性视角洞察生活的女性主义作品。与传统戏剧相比,现代话剧更加注重情节设计和人物塑造,常常探讨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或人性深处的矛盾,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
长春市工人文化宫宣传科工作人员王阳说,“‘幸福汇·三脚猫剧场’自10月9日正式对外营业以来,已进行多场话剧演出,每场上座率基本都能达到90%,年轻群体是购票主力军。”
王阳还提到,为了更好地展现话剧艺术,工人文化宫特别打造了沉浸式剧场,打破了传统剧场的舞台界限,让演员和观众可以实现近距离互动,带给观众更新奇的观剧体验。
相似的场景同样发生在长春的各大剧场,每当有新的话剧上演,总是能吸引一大批年轻观众前来观看。
市工人文化宫上演精彩话剧。
全家总动员看一场儿童剧
“儿童剧让孩子在学习之外有了更丰富的生活,可以开拓他的眼界,给他带来更好的艺术熏陶。”带着9岁儿子来观剧的李女士说道。周末的午后,带孩子去看一场充满童趣与教育意义的儿童剧,已成为许多家庭的习惯。儿童剧不仅吸引孩子们的目光,也让很多家长找到了与孩子互动交流的机会。
前段时间在长春人气火爆的《傻瓜镇之天降吉祥》既有充满喜剧色彩的舞蹈、热梗,又有令人泪目的剧情,让观众捧腹大笑的同时充满感动,可谓一部适合全家观看的温馨之作。“我们创作的初衷就是希望家长能够陪伴孩子一起观看,一起讨论。”导演高轶男说。
带领孩子们探索科学的《奇妙物理秀》,用歌舞领略诗词文化的《诗韵满长安》……各种类型的儿童剧层出不穷,站在孩子的角度,用轻松愉快的方式培养他们对世界的认知。“未来我们考虑推出更多品类的优秀儿童剧,用符合儿童观众审美情趣和观赏习惯的戏剧表达吸引孩子,让他们在润物细无声中领悟作品传达的主题,并有所受益。”王阳说。
传统戏剧热度不减
近年来,京剧、吉剧、黄梅戏等经典剧目时常在长春各大剧院上演,成为文化爱好者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老戏迷们对这些传统艺术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喜欢那种古典韵味和精湛的表演技艺。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开始走进剧院,体验传统戏剧的魅力。这种跨代的文化传承,让我市传统戏剧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吉林省戏曲剧院吉剧团上演的吉剧《积德泉》便是一个典型案例,这部作品以酒香为引子,讲述了一段充满情感和历史厚重感的故事,令观众感叹不已。该剧通过精心的舞美设计和演员精湛的表演,成功地将长春本土文化与现代审美相结合,收获了众多戏迷的喜爱。观众王女士在观剧后表示:“整部戏在吉剧的基础上,还融合了评剧、黄梅戏等其他元素,服装造型也极具匠心,真是让人耳目一新。”
吉剧《积德泉》正在上演。
传统戏剧的创新并非易事,但《积德泉》在传承与创新之间找到了完美的平衡。导演李滨表示,希望通过创新探索,让更多观众对吉剧产生兴趣,并向年轻一代展现吉剧艺术的现代价值和魅力。为此,该剧选用了吉剧团的青年演员,并在故事情节上进行了全新设计,力图呈现更有生命质感的人物形象。正是这样的精益求精,让传统戏剧不仅没有因时代的变迁而黯淡,反而在新的舞台上焕发出更耀眼的光彩。
无论是儿童剧、话剧还是传统戏剧,它们都以各自的方式丰富着市民的精神世界,促进了文化的多样性发展。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能够在剧院里静下心来看一场剧,无疑是一种难得的心灵享受。“希望未来可以在长春看到更多样的优秀戏剧作品,让休闲时光更丰富多彩。”市民刘先生说。
来源:长春日报
图片来源:长春市工人文化宫
吉林省戏曲剧院吉剧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