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导经验分享 | 立足“四个建设”,让督导工作真正发挥实效

督导经验分享 | 立足“四个建设”,让督导工作真正发挥实效

吉林大学医学本科督导组在学校教育教学督导委员会和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领导下,把“四个建设”做为督导工作着力点,把“让督导工作真正发挥实效”做为工作目标,通过确立“四种理念”、“四种方式”、“四类活动”“四种机制”,指导督导工作行动,摸索和积累了督导“四个经验”,并辐射多个院校,2023年5月,获得首届全国高校教学督导工作优秀案例一等奖。

明晰思路,

找准督导工作切入点

医学本科督导工作始终坚持结果导向、过程导向、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以建设高水平学习型专业化督导团队为目标,以先进教育理论为借鉴,以“服务、指导、提升、督促”为定位,以理念建设为先导,以督导内容模式建设为重点,以团队机制建设为动力,以督导自身建设为支撑,努力实现制约督导工作质量的要素协同,不断推进内涵建设,努力探索建立“督、导、评、改”一体化督导模式,为医学部各学院教育教学事业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多措并举,

切实发挥督导作用

1.以理念建设为先导,统领督导行为和行动。理念决定和引领行动,医学督导团队建立了“123理念建设”体系,做为高质量开展督导工作的前提。其内涵:一是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考虑学生所想和所需,反映学生的意愿;二是坚持“两个并重”,即督导并重和督研并重,克服只督不导,做到不仅发现真问题,能够帮助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可行的建议,指导解决问题;坚持督研并重,要求督导团队面对复杂多变的督导环境和问题,要通过系统研究,学会应用复杂科学理论,去揭示督导规律和厘清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的联系,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开展有针对性和科学规范督导;三是树立“三种意识”,即借鉴全面管理思想和系统科学思想,牢固树立质量意识(育人质量、教学质量)、协同意识(目标、载体、主体等协同)、开放意识(与外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以上理念的树立和建设,为开展高质量的督导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以督导内容和模式为主体,有效开展督导“四类活动”。一是按照学校部署和要求,积极开展和高质量完成常态化主题性督导活动,如听课、巡课、期末巡考、专项督导以及白求恩医学部开展的各类检查活动;二是在完成学校常规督导任务的基础上,聚焦教育热点、难点,医学本科团队独立开展的“走进学院,走进教师活动”,内容涵盖课程思政建设、教案设计、微格教学、档案建设、课题申报等,两年共走进学院32次,其宗旨是深入学院,读懂学院,解决实际问题,发现优势,打造亮点,经过几年实践,已经成为我们督导建设的深受学院欢迎的一个品牌活动;三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学生大型问卷调查和学生座谈会活动。两年共组织5次较大规模(500-1500名)学生的教学问卷调查活动,为教学管理部门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四是拓展督导活动。为扩大督导影响力,督导组组长吴运涛为医学各学院集中和一对一辅导教师教案20余次,评价教案2000余份,使医学教师的教案设计水平大幅度提升,同时也参加教师各类大赛指导、课题申报指导、教学成果申报指导等任务;督导组成员也积极参各所在学院的教学改革咨询、教师培训活动等。

3.以“四种机制”建设为动力,增强教学督导活力。一是借鉴、探索建立“四个维度”课堂观察评价机制,让评价更科学。第一个维度是学生学习维度,坚持学生为中心和“以学定教”的理念,始终把学生的认同感、满意度和学业发展作为评价学院和教师教学工作优劣的依据;第二个维度,教师教学维度,评价教师怎么教、教的怎么样;第三个维度是教学内容维度,主要评价教师的教学内容是否整合和优化:第四个维度师课堂教学文化维度,主要评价教师是否营造了师生互动交流对话的文化;二是探索建立多元化的督导指导机制,建立了督导反馈报告充满指导、课堂对教师的现场指导、开展对教师教案的专项指导、对成果、大赛、课题的拓展指导的督导指导体系;三是建立多途径反馈机制,督导发现的各类问题通过及时向学院口头反馈、向教师本人反馈、督导报告向管理群反馈、向相关管理部门反馈等,形成了完整的闭环管理,使持续整改成为可能;四是建立“督研并重”模式,让督导与研究同行。几年来,督导深入揭示课程思政融入“四层次”和课程思政信息的学生接受机制研究,形成了教师教案设计首个指南等标志性研究成果。

4.以“四个路径”为切入,达成建设高水平督导团队的目标。一是在督导过程中,组织教育理论学习和研究,从不同视角分析督导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提升教学督导综合素质;二是实行开放式督导模式,善于学习借鉴其他学校的督导经验,两年来,与国内10余所院校相互交流经验;三是积极参加学院重大教改教研活动,深入了解教改动态,倒逼督导团队自身的研究与探索能力的提升;四是通过“走进学院,走近教师”活动开展,为教师解决教育教学过程各类复杂问题,促进督导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

凝练“四个经验”,

彰显督导工作成效

1.确立服务于教师、职能部门、学校中心工作的督导工作定位,统领督导工作。医学本科团队的工作定位,实现了各系统、各要素的纵向和横向重新优化组合与协同创新,彰显了目标共同性、系统开放性、机制协调性、效用非线性,从而推动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2.改传统的评判性督导为发展性督导。改变责备和批评性督导为发展性督导,在强调督的同时,更强调督促、帮助、指导和改进一体化,实现让学院和老师更多自信、更少问题、更好发展;教师通过与督导者的合作和交流,可以不断地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促进其教学理念和方法的更新与发展。

3.通过“走进学院,走近教师”活动,发现真问题、解决真问题,产生真效果。通过提供个性化的反馈和指导,督导者可以根据教师的具体需求和教学情境,提供针对性的建议和支持,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困难和挑战。

4.逐步形成课堂“察、看、析”督导新范式。“察过程”--突出以学论教;“看状态”--是否体现以生为本;“析课堂”--注重教师基本功力分析。通过对教学过程的观察、记录和分析,能够全面地评估教师的教学实践,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这有助于教学督导者诊断教学问题的根源,并为改进提供准确的方向。

结语

回顾几年来医学本科督导工作,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工作特色,概括为“四个特色”:

(1)基于先进理论指导下的教学督导体系建设,其设计凸显科学性;

(2)构建“四个建设”教学督导体系,结构层次凸显系统和完整性;

(3)教学督导模式注重开放性,督导工作凸显自组织规律和生命力;

(4)创建了“督、导、评、改”一体化督导模式,凸显督导的整体性和创新性。

督导经验在校内外会议上多次介绍经验,受到与会者充分肯定。但高质量督导,我们永远在路上!医学本科督导团队将永不自满,不断创新,勇攀高峰,为学校的教育教学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供稿:吉林大学医学本科督导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