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余名专家学者汇聚长春 研讨中国福祉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问题

200余名专家学者汇聚长春 研讨中国福祉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问题

12月21日,由长春人文学院主办,吉林省社会学学会协办的“首届福祉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研讨会”在长春人文学院举行。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200余人汇聚一堂,集中探讨中国福祉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问题。

200余名专家学者汇聚长春 研讨中国福祉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问题

研讨会上,长春人文学院成立了全国高校首个福祉研究院,旨在着力建设中国特色福祉学科、培养高素质福祉专业人才。之后,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田毅鹏教授以“东亚的社会福祉传统及其现代转换研究——以中日两国为中心”为题,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工作系主任卫小将教授以“社会工作与社会福祉同源、协同、演进”为题,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新兴交叉学科福祉学首席专家、长春人文学院福祉研究院副院长赵继伦教授以“关于福祉学范畴及其学科体系框架的思考”为题分别作了主旨发言。

此次研讨会还设置了“马克思主义视阈下的福祉理论与学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福祉理论与人才培养”“福祉交叉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三个分论坛。专家学者们围绕“中国福祉学科构建元理论研究”“中国福祉学科学术体系建设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福祉思想研究”“从福利到福祉——人民美好生活内涵的精神元素生成及其实现”等30多个题目,展开了深入研讨交流。

据了解,长春人文学院为打造中国特色的福祉学科,把学校定位为建设应用型的、突出福祉特色的地方民办高校,将福祉观念作为全校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培养理念,把福祉学科建设作为学科建设的重中之重,努力在国内高校福祉学科建设方面发挥引领作用。在专业建设和改造过程中强化福祉类专业建设,力争三年左右时间,使福祉类专业达到70%左右;进一步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结构方面将安排福祉特色课程模块,开设全校学生福祉必修课;同时,还设立100余项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福祉专项校内课题,支持经费超过100余万元;组织编写福祉课程教材10部,计划两年内出版,力争5至8年时间把学校建成福祉特色突出、福祉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在国内领先具有影响力的民办大学。

200余名专家学者汇聚长春 研讨中国福祉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问题

据记者了解,作为在全国创办最早的一所具有福祉特色的民办高校,长春人文学院始终站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增进人民福祉的高度,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始终坚持以敏锐的洞察回应社会和民众需求,把建设好福祉学科、研究福祉问题、培养福祉类人才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在培养福祉专业人才中,既要具有从事社会福祉工作的能力,还应具备工作过程中带给他人心理、文化、精神上的福祉思想意识、职业观念。2010年学校率先在全国成立福祉学院,开设福祉方向本科教育,构建了福祉教育、福祉研究、福祉培训、社会服务和福祉文化传播“五位一体”的养老事业模式。目前,学校已成为吉林省乃至全国福祉养老事业发展的“智囊团”“思想库”和“人才输送基地”,形成了“医养结合”“医护结合”“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格局,走在了全国高等教育健康福祉人才培养领域前列。“福祉学”已经成为吉林省特色专业建设点。2022年12月,学校被确定为“吉林省高校休闲康养产业学院协作体”的牵头单位。“休闲康养现代产业学院”获批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培育项目。学校以休闲康养、康复健康、养老服务、中药保健等四个方向为突破口,发挥福祉专业优势、人才优势、科技优势和智力优势,加快促进产学研的融合与衔接,为全省休闲康养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厚植了福祉教育内涵。

举办此次研讨会,主要是汇聚专家学者力量,全新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福祉学科,真正把学校建成福祉特色突出、福祉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在国内领先并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民办大学。

解克兢

来源:长春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