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汪清县积极作为,通过一系列有力举措,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农业经济迅速发展,夯实乡村建设根基,全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筑牢了坚实基础。
脱贫成果持续巩固
汪清县严格遵循“四个不摘”原则,持续开展常态化防返贫致贫监测与排查工作。通过细致排查,成功为325户共计590人消除返贫风险。在就业帮扶方面,积极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共选聘村级公益岗2241人、生态护林员2245人、生态管护员3900人,让脱贫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增收。同时,认真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发放庭院经济奖补资金1148万元,提供小额信贷4729万元,有力地保障了脱贫人口收入稳定增长,牢牢守住了“零返贫致贫”的底线,使脱贫成果得以稳固延续。
农业经济加快发展
在农业领域,汪清县先行先试,在全省率先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任务,稳定了土地承包关系,给农民吃下“定心丸”,为农业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基础。凭借科学的种植管理和政策支持,全年粮食产量突破5.5亿斤,实现丰收。特色产业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黑木耳产量达到2.34万吨,同比增长2%;桑黄产量达47吨,同比增长5.6%。畜禽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总量突破73.7万只,同比增长3.9%,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数量达到48个,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水平持续提升,推动农业经济不断迈向新高度。
乡村建设不断夯实
为打造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汪清县组织开展环境整治“四季战役”,从春季的垃圾清理、夏季的河道治理、秋季的秸秆处理到冬季的卫生死角清除,全年持续发力,对乡村环境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整治。在资源配置上,优化人才投入和财力保障,吸引各类人才投身乡村建设,为乡村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加大资金投入,确保各项建设项目顺利推进。全年共打造干净整洁型村庄200个、宜居示范型村庄80个、生态引领型村庄20个,让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完成6个村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有效改善农村水环境;改造管网式水厕213户,提升农村居民生活品质,使乡村的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汪清县在2024年的不懈努力,为乡村全面振兴描绘出一幅美好的发展蓝图。未来,汪清县将继续砥砺奋进,不断探索创新,推动乡村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方面实现全面振兴,书写乡村发展的崭新篇章。
来源:吉林省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