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吉林大地,新时代 “枫桥经验” 正绽放出新的光彩。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 “神经中枢”,全省综治中心以规范化建设为抓手,串起矛盾化解、平安建设、服务群众的千条线,打造出独具特色的社会治理 “吉林样板”。
在延边州汪清县,一起土地边界纠纷通过 “速裁法庭 + 部门联动” 迎刃而解。综治中心组织经营站、土地所等现场丈量划界、普法释理,让双方心服口服。2024年,汪清县涉土地纠纷类矛盾化解率达到100%。这是吉林以法治思维化解矛盾的生动缩影。
全省建立 “调解优先、司法兜底” 的分层解纷机制,法院、检察、公安、司法等部门在综治中心协同发力:2024年,全省各地依托综治中心化解矛盾纠纷95.8%,22.8万起矛盾纠纷实现诉前化解。检察机关将听证现场搬到基层,公安机关通过 “警地融合” 下沉网格,司法行政系统建成 1 万余个 “百姓说事点”,让法治成为化解矛盾的 “金钥匙”。
在长春市南关区 7000 平米的综治中心里,公安、检察院、法院、司法、信访、人社、住建等14个职能部门常态化解纷,政务服务、诉讼调解、法律援助等功能 “一网通办”,群众 “只进一扇门,办结所有事”。
四平市 “平信办” 小程序成为群众指尖上的 “解忧平台”,2 万余件诉求响应率 100%,解决率达 99.48%。白山市引入 “中国司法便民平台”,在线提供法律咨询、文书服务,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从城市社区到田间地头,从多元调解到智慧治理,吉林综治中心正成为新时代 “枫桥经验” 的生动实践地。这里承载着群众对平安的期盼,见证着基层治理的创新,更书写着 “中国之治” 的吉林答卷。
来源:吉林新闻联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