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资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也是地区跨越发展的“动力引擎”。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吉林省招商引资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日前发布,全面开启“新招商”背景下我省招商引资工作新局面。招商引资改革,改什么?怎样改?今天起,吉林新闻联播开设“投资吉林 共赢未来”专栏,聚焦我省招商引资改革的思路、举措,首期解读吉林如何适应新的市场环境,进一步提升招商引资质效。
《吉林省招商引资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提出构建招商引资网络体系,要建立新的招商引资工作机制、建立投资促进网络,压实各方招商责任;要明确招商引资产业定位,强化产业布局、制定产业链招商图谱、推行链长制招商模式、加大精准招商力度;要建立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强化项目首谈、加强动态管理、强化专班服务、优化营商环境;要强化招商引资要素保障,加强土地保障、金融保障、能源保障、经费保障。
在招商统筹方面,专门成立服务促进机制,定位省政府驻外办事机构招商职责,将招商工作纳入政绩考核。招商组织方面,建立三个网络,省内成立省、市(州)两级投资促进中心,省外设立投资促进服务站,国际设立投资服务联络站,打造内外一体化、专业化投促网络。 吉林实达服饰有限公司是四平市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的一家浙江省的企业,员工不足问题曾是企业负责人的烦心事儿。当地政府积极组织就业部门到现场帮助企业解决问题。
此外,吉林还聚焦构建体现吉林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强化定位、制定图谱、建立链长、精准招商。制定“6+5+N”产业指导目录,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制定12个产业链招商图谱,梳理出招商环节、匹配出目标企业。建立14个招商链长制,逐条产业链明确部门招商,延链强链补链。 公主岭经济开发区聚焦汽车、现代物流、新材料等重点产业开展招商和服务。
来源:《吉林新闻联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