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安:葡萄架下绘新景

集安:葡萄架下绘新景

初夏时节,鸭绿江碧波荡漾。集安市青石镇望江村在晨雾中若隐若现。这座曾因水库移民搬迁而沉寂的边陲村落,紧紧抓住“千村示范”创建机遇,依托“G331最美边境线”旅游线路,融合葡萄种植传统与边境风光优势,打造“春赏江景、夏采鲜果、秋品美酒、冬观雾凇”的全季旅游模式。如今的望江村,正以文旅融合、产业创新的姿态,书写着乡村振兴的生动篇章。

望江村位于中朝边境鸭绿江畔。曾经,一百多户村民中有八十几户是云峰水库移民。“以前年轻人全往外跑,过年才见着点人气。”村党支部书记陈松林指着斑驳的老墙说。

转折发生在2021年,驻村工作队带来了2000万帮扶资金,把集装箱变民宿、废码头改餐厅,硬是在3.5公里江岸线上“绣”出雅林居、特色鱼馆等六大旅游项目。2025年“五一”假期期间,单日接待游客超1000人次。通过系列项目建成落地,该村已然成为边境旅游的亮丽名片。

漫步于集装箱民宿区,28个彩色集装箱沿江排开。走进3号民宿,智能马桶、投影仪一应俱全。配套建起的星空蘑菇屋、江畔钓台,让游客既能躺着数星星,又能体验界江垂钓。“这些铁盒子原是工程废料,我们花一百多万改造成LOFT,假期天天爆单呢”。陈书记展示着手机订单。

在技术员黄云鹏的示范园,工人正给葡萄藤喂“人参餐”——用参渣制作的有机肥。“我们的北冰红葡萄卖15块1斤,是普通葡萄3倍价!”。合作社采取订单种植,50万斤葡萄直供酒厂加工冰酒,农户年均增收两万元。村口新建的五味子烘干厂,让药材价格翻了倍。“以前鲜果2块钱都没人收,现在烘干卖12块钱。”村民老赵笑得合不拢嘴。

站在新修的观景台上,陈书记指着对岸朝鲜村庄侃侃而谈:“明年我们要开通游船航线,让游客体验一日看两国。而且,我们将搭建冷链物流中心,解决葡萄储存难题,同步开发葡萄藤编织工艺品,全面建设产销一体化链条。”

江风依旧,气象已新。从“春风早度、秋霜晚至”的河谷气候,到“兴边富民、发展振兴”政策机遇的精准把握,望江村用实践证明:乡村振兴不是简单的经济数字增长,而是产业、生态、文化、人才、组织的全面振兴。未来,该村将紧紧围绕“生态观光+边境文化+农耕体验”立体旅游格局发展思路,推动旅游产业、水上训练基地、研学基地等项目落地,全面带动集体增收、村民致富、振兴发展。

来源:彩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