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吉林 贺宝庆/文
吉林文旅下了一盘“大棋”。
近日,吉林省文旅厅发布了2711条精心规划的旅游线路,不仅覆盖省内县域微循环、跨市州中循环、东北区域大循环,更延伸至俄罗斯跨境游。此举不仅是方便游客参考,更是冲刺“万亿级”产业目标的关键布局。
官方攻略的含金量:精准、全面、可信
在各地绞尽脑汁吸引游客的当下,文旅行业竞争已成常态。但多数地方仍停留在“网红景点打卡”的粗放模式,而吉林则通过系统性思维整合资源,推动旅游从“走马观花”向"深度体验"升级,同时促进全域经济发展。
据了解,这2711条线路由省市县三级文旅部门和旅行社专业人士组成的161人团队,经过3天集中研讨制定,确保信息真实可靠。这份"官方攻略"具有权威背书,去除了“商业滤镜”,在权威性、系统性和精准性方面都具有优势。
这些线路直接对接景区、酒店、交通等资源,减少信息差;涵盖“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游客可按图索骥;针对自驾、亲子、摄影、民俗文化等不同需求提供定制化推荐。为方便游客获取,攻略将在各级官网发布,并与携程、美团等平台及DeepSeek、豆包等工具性平台对接。
撑起“万亿级”产业图景筋骨
2023年,吉林省文旅锚定“万亿级”产业目标。这不仅是要增加旅游收入,更要将其打造成为支柱产业,为吉林全面振兴提供新动力。这2711条线路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骨架”。
过去吉林旅游存在“过境多、停留少”的现象。比如游客游览长白山后往往直接离开,很少在其他城市消费。新设计的线路通过“微循环+中循环”模式,让游客发现吉林除了长白山,还有朝鲜族美食、图们江边境风光;长春不仅有伪满皇宫,还有电影制片厂、净月潭;吉林市除雾凇外,还有松花湖、乌拉街满族文化。
通过构建“微循环—中循环—大循环”三级体系,吉林正将发展目光投向整个东北地区。官方攻略串联起黑龙江的冰雪、辽宁的海滨、内蒙古的草原,甚至延伸至俄罗斯,通过区域协同打造“大东北旅游生态圈”,让吉林从“中转站”变为东北旅游的“会客厅”。
吉林省认识到,文旅产业发展不能仅靠个别网红景点,而要构建全域联动、精准服务、持续创新的生态体系。当下游客追求的不再是走马观花,而是深度体验。只有突出特色、完善服务,才能提高游客的重游率。
这次推出的官方攻略通过系统性设计,推动游客从“路过”到“停留”,从“观光”到“体验”,同时带动县域经济发展、促进区域协同和数字化转型。
目前,这些路线已开始陆续上线。这个夏天,不妨跟随官方攻略,开启一场别样的“吉祥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