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载深耕结硕果 边陲明珠铸辉煌 ——延边州践行嘱托十年发展巡礼

十载深耕结硕果 边陲明珠铸辉煌 ——延边州践行嘱托十年发展巡礼

敦化市城市一瞥。 敦化市委宣传部 供图

时光荏苒,岁月鎏金。

2015年7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延边考察调研,那一个个温暖瞬间,深深铭刻在延边人民心中,历经岁月洗礼,依旧熠熠生辉,不曾褪色。

十年奋进,延边人民将深情厚望化作前行动力,勇立时代潮头、携手同心、踔厉奋发,在东北亚边陲扬起了驶向高质量发展的风帆,递交出一份不负重托、饱含温度、彰显担当的时代答卷。

产业攀高:创新驱动,智造未来

吉林敖东药业集团延吉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 王晓彤 摄

7月的延边,绿树成荫,繁花似锦,微风拂过,新枝摇曳,处处洋溢着繁荣昌盛的气息。在吉林敖东药业集团延吉股份有限公司,跟随生产副总经理尤海涛的脚步,踏入冻干粉针车间。只见车间内,“让人民群众用上安全、可靠、放心药”的标语格外醒目,彰显着企业的使命与担当。

一组数据勾勒出企业十年奋进轨迹:近十年累计创造产值77.6亿元,上缴税金10.8亿元。这份亮眼的“成绩单”,源于对创新的执着追求。敖东药业以技术研发为核心驱动力,累计投入超1.5亿元,推进30余项仿制药及一致性评价研究,新增14个品种。其中,国家一类新药注射用盐酸博安霉素、国家短缺药注射用盐酸平阳霉素,填补了全国60%的临床需求缺口。截至今年6月末,企业已构建起涵盖103个品种、151个批准文号、11个全国独家品种的强大产品矩阵,实现了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化、可控化的华丽蝶变,让创新成果惠及千家万户。

敖东的跨越,正是延边产业跃升的生动缩影。十年来,延边州按下高质量发展“快进键”,步履铿锵,硕果盈枝。今年1月至5月,全州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7.4亿元,增长21.5%;92户规上服务业重点行业企业完成营业收入(1月至4月)13.52亿元,增长57.2%,增速居全省首位。

项目筑基,动能澎湃:延吉空港区、万达购物中心、BRT快速公交、阿里郎足球广场、敦化抽水蓄能电站等一批批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重大项目如雨后春笋,在产业、交通、民生等领域拔节生长。

结构优化,集群崛起:从聚焦食品、医药、林产、能源矿产“四大支柱”,阔步迈向构建医药、食品、新能源、旅游、医美、纺织服装、光电信息、动漫、矿泉水、海产品加工“十大产业集群”,并前瞻布局抽水蓄能、新型储能、生物医药、新材料、医美“五新产业”。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企业82户、国家级“小巨人”企业1户,延吉市人参现代农业产业园等6个农业产业融合项目获国家立项,产业筋骨日益强健。

凝心铸魂:文化润泽,石榴同心

各族群众共同制作并分享“民族团结拌饭”。 图们市委宣传部 供图

“馆藏文物近15000件(套)……”在延边博物馆,讲解员金红艳正为络绎不绝的游客深情讲述。随着暑假到来,这里成为探寻延边历史文脉、感受多元文化交融的热门打卡地。

“十年来,我们始终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守正创新。”副馆长许家强介绍,博物馆先后投入6000余万元用于文物保护和展陈改造提升,累计接待观众200万人次、讲解超3万场,完成112件(套)珍贵文物三维扫描采集、540件(套)文物二维照片采集。尤为亮眼的是600余场丰富多彩的青少年社交活动,吸引2万余名青少年在此触摸历史温度,这里已成为传承中华文化、讲好延边故事、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阵地。

暑期来临,延边博物馆迎来旅游旺季,图为游客在文创商店打卡盖章。 王雨 摄

在图们江广场,7.1万平方米的空间里,各族群众载歌载舞,欢声笑语汇成欢乐的海洋。十余年间,这里从普通的休闲场所变身成为促进各民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综合教育实践基地。在延吉市北山街道丹英社区,7900余名各族居民比邻而居,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民族团结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近年来,延边州始终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工作主线,贯穿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深入实施“铸魂赋能、文化浸润、兴边富民、互嵌交融、稳边固边”五大工程,大力推进“十大行动”,让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美好图景随处可见,“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深深植根于各族儿女心中。

石榴花开满庭芳,籽籽同心向未来。延边州精心浇灌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奏响了各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和谐乐章。

沃野新颜:绿富同兴,村美民悦

今年,和龙市光东村整合闲置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新增多个文旅项目,形成“稻田观光+民俗体验+研学教育”的全域旅游。图为光东村火车咖啡店。 张敬源 摄

海兰江畔,稻浪翻涌。7月的风带着新禾的甜香,拂过田野,和龙市东城镇光东村被秧苗初长的稻田环绕,远处的山峦在雾中若隐若现,好一幅生机勃勃的巨幅画卷。

“十年前是泥巴道,现在轿车开到家门口!最大的变化是住着舒坦了!”村民金钟日感慨颇多。从旱厕遍地的旧貌,到如今家家户户室内卫浴、热水器齐备,光东村完成了从“脏乱差”到“洁净美”的华丽转身。“你看这水,多清亮。”金钟日指着村里的污水处理站,言语间满是自豪——350万元改造厕所,1600万元铺设污水管网,这钱花得值!

2015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了这个朝鲜族村落,他曾站在田埂上,望着这片土地,那句“全面小康一个也不能少”,像在大伙儿心里燃起了一把火。

“我们坚持以‘三产促二产带一产’的方式,通过党建+集体+企业模式,盘活资源,发展农旅融合,做优绿色有机稻米品牌。”和龙市东城镇党委副书记、光东村党支部书记金宪道出关键。产业多元化发展结出硕果:村集体经济收入年均突破百万元,较2015年增长10.2倍;农民人均纯收入2.4万元,增长3.8倍。

光东村的实践,是延边州乡村振兴战略的精彩注脚。十年来,延边州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三产融合为路径,奋力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画卷。

决胜脱贫,夯实根基:将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尽锐出战,精准施策。2020年末,延边5个贫困县全部摘帽,304个贫困村全部出列,48070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产业兴农,品牌强农:创新“特色产业+品牌农业”模式,推进农业生产智能化、作业精准化、管理数字化、服务网络化。2024年,建设高标准农田28.6万亩,粮食产量达38亿斤,实现“七连增”;人参产业总产值高达128.5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速领跑全省;实施500万元以上入统农业项目77个;创建国家农业产业强镇2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4个、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8家。

和美乡村,宜居宜业:深入实施美丽乡村“十百千万”工程。十年间,改造农村危房数万户,饮水安全工程惠及数十万人,实现所有行政村硬化路“户户通”,农厕改造全面完成,乡村环境显著改善,颜值与内涵同步提升。

文旅赋能:活力迸发,魅力绽放

时值盛夏,草木繁茂,敦化市红石乡中成朝鲜族生态村,游人如织。身着朝鲜族盛装的游客在青石板路上拍照留念,古朴民居与现代元素交织,潺潺流水诉说着古今交融的故事。

“游客可在此学习草编技艺,感受非遗魅力。”副乡长宫宛奇穿过民俗体验区时介绍,该村融合红色文化、渤海文化、农耕文化、稻田文化,打造精品研学基地。昔日的农耕村落,当下已成为文旅融合的典范,作为清华大学社会实践点,吸引着众多学子与中小学生前来,为“文化+教育”模式注入新活力。

今年以来,延边州文旅市场持续火热,文旅消费活力彰显,产业融合持续深化,文旅业态日益丰富,文旅品牌愈发响亮,项目建设稳步推进,为全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仅上半年,延边州接待国内游客3370.72万人次,同比增长48.16%;实现旅游花费402.52亿元,同比增长48.23%。

珲春海洋经济示范区东北亚生鲜海产园区项目建设现场。 郎鹏 摄

项目引领,布局升级:海兰明珠塔、珲春渤海古镇等6个重点项目上半年投入运营;协调推进G331图们江国际旅游风情带建设,完善公路及服务区旅游功能;谋划“十五五”文旅项目70个,总投资538.51亿元,其中22个重大项目总投资244.89亿元。

品牌闪耀,誉满四方:安图县荣膺“2025中国县域旅游发展监测强县”“亚洲50目的地榜”“全国县域文旅融合竞争力500强”;敦化市入围2025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评价名单,位列“全国县域文旅融合发展潜力100强”第七名;延吉市、安图县跻身“全国县域文旅融合综合竞争力100强”;敦化市、珲春市入选“2025年全国县域文旅融合发展潜力100强”。

活动纷呈,引客入延:成功承办吉林省文化旅游促消费和新品体验活动季;举办“第四届延边文化旅游季暨海兰明珠塔启动仪式”“来多彩延边·话粽情端午”等特色活动;创新推出“东北亚长旅号”旅游观光班列等新地标主题线路;面向学生群体推出“青春畅游大礼包”,有效激活暑期消费市场。

历史长河奔涌不息,奋斗足迹历久弥新。十载深耕,延边各族人民始终牢记嘱托,铭刻于心、践之于行,以勇立潮头的闯劲、滴水穿石的韧劲、奋楫争先的拼劲,奏响了经济腾飞、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时代强音。

这份用汗水浇灌、用实干书写的答卷,闪耀着奋斗者的底色,彰显着奔跑者的姿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延边州这枚璀璨的“边陲明珠”,必将承载着荣光与梦想,继续沿着高质量发展的航向,扬帆远航,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谱写更加壮美动人的延边华章!(张伟国 代黎黎 相文雅 王雨 张敬源 张琰)

来源:吉林省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