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骄阳似火的盛夏,当多数人在空调屋里享受清凉时,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滚烫的大地上挥洒汗水,为一项关乎国家“双碳”战略的超级工程拼搏着。他们就是吉林石化—吉林油田二氧化碳管道工程的建设者们,在高温“烤”验下,以钢铁意志和精湛技术,“焊”卫着这条希望之“路”。
踏入施工现场,热火朝天的景象便映入眼帘,机器的轰鸣声奏响了建设的乐章。运输车辆往来穿梭,工人们在各自岗位上忙碌而专注,炽热的阳光照在他们古铜色的皮肤上,闪耀着坚毅的光芒。目前累计焊接286道口,累计长度3.6公里,AUT一次合格率96.01% ,RT一次合格率96.6%,这一组组数据背后,是建设者们日夜奋战的成果。
这条正在建设中的二氧化碳管道,全长约400公里,建成后将成为我国运输距离最长、管径最大、压力最高、规模最大的超临界/密相二氧化碳输送管道。它每年可在地下封存二氧化碳超过400万吨,在我国“双碳”战略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是当之无愧的减碳“国家队”成员。
自6月5日开工以来,建设公司碳管道项目部科学统筹,将质量和安全视为工程的生命线。为确保工程质量,工作人员严格把控每一道工序,从材料检验到焊接工艺,每一个环节都不容有丝毫差错;在安全管理方面,通过定期培训、设置警示标识等措施,为施工安全筑牢坚实防线。同时,项目部积极推进党建融合,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全体建设者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工作,立志打造国优工程。
前不久,室外温度屡屡突破38℃,焊接作业棚内更是酷热难耐。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建设者们却没有丝毫退缩。为应对高温挑战,项目部采取了一系列贴心举措。实行错峰施工,避开中午的高温时段;在焊接作业棚顶加装隔热防晒材料,并在棚内安装空调等降温设备;及时为现场工作人员配备绿豆汤、雪糕、冷饮和防暑药包,保障大家的身体健康。
在自动焊接二机组“百口磨合”初期,曾出现大面积未熔合和烧穿的质量缺陷。面对这一难题,项目部没有丝毫懈怠,连续召开3次质量分析会,深入剖析问题根源。经过5天的不懈努力,对设备参数进行反复调整,并组织工人进行针对性练兵,终于成功攻克难关,后续焊接的65道焊口全部一次检测合格,顺利完成“百口磨合”任务 。这不仅体现了建设者们高超的技术水平,更彰显了他们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作态度。
按照计划,该项目将于今年11月底完成主体管线施工,年底完成68处连头工作;2026年1月开展清管、测径工作,待天气转暖后进行管线水压试验和金口碰头。吉林石化—吉林油田二氧化碳管道工程第四标段的稳步推进,是吉林油田在构建“CCUS+工业化应用”体系、打造绿色低碳转型示范区道路上的关键一步,也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注入了强大动力。
来源:彩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