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是良好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2025年,松原市聚焦四个重点,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营商环境赋能。
抓好制度建立,完善信用体系建设。统筹协调各地各部门,相继出台涵盖政务、商务、社会、司法、乡村等5大领域的47个信用制度性文件,着力在完善信用制度体系、加强信用标准规范建设上下功夫。目前,基本建立了涵盖信用平台建设部门分工及考核推进等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继续深入推进奠定了坚实制度基础。
强化平台支撑,筑牢信用建设根基。松原市依托全省一体化信用平台,整合了公共信用综合评价、联合奖惩管理、信用监督预警、信用修复、“信易+”应用等功能模块。目前共编制信用信息目录8259项,覆盖全市170家单位、28万户经营主体,共归集各类信用信息4.3亿条,信用信息公示、信用查询、信用报告申请、信用修复等均已实现网上办理。
实行分级分类,打造新型监管机制。全面建立信用信息核查制度,将公共信用评价、信用报告纳入公共资源交易过程和政务服务审批环节,根据信用等级实行“承诺即办”“容缺受理”“免收投标保证金”等差异化服务。在20个领域推行了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守信者无事不扰,失信者处处受限”的新型监管格局已经形成。
注重成果应用,强化信用惠民便企。推出了“金融机构—信用融资平台”预授信模型,企业在平台提交融资需求后,经预授信模型对其经营信息、资产信息、财务信息、不动产评估等多维度信用信息进行全方位分析评估后,即可无感获得银行授信和放贷。目前,平台注册企业数16.2万户,超过全市经营主体半数,累计为企业发放信用贷款超过295亿元。(韩冰)
来源:吉林省人民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