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动画学院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红色教学成果展
吉林
吉林 > 资讯 > 正文

吉林动画学院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红色教学成果展

八十年风雨沧桑,八十载光辉历程。9月2日,吉林动画学院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为主题,举行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红色教学成果展。师生围绕抗战历史创作的优秀作品,成为校园内一堂生动的“沉浸式”红色思政课,让同学们更直观地了解了伟大抗战精神,凝聚民族复兴磅礴力量。

图片

活动现场

此次活动由吉林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吉林省教育厅指导,吉林动画学院、吉林省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共同主办。来自吉林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吉林省委统战部、吉林省教育厅、吉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吉林省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长春理工大学等兄弟高校和负责新生军训部队的领导和嘉宾莅临现场,参加活动。

图片

共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活动在庄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中正式开启,整台展演以历史进程作为时间轴索引,按照“历史回望-青春致敬-精神传承-时代接力”的结构,运用多种艺术手法,构建起庄重感、情感线与传承感的三重表达。现场的观众回顾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里的英勇奋战和巨大贡献,于精彩的舞台表演、音乐舞蹈中隆重纪念这场伟大的胜利。

图片

图片

情景剧《磐石枪声》

“当‘压不倒,镇不垮,砸不烂’的呐喊响彻白山黑水时,在这片土地上,有一面旗帜,正在风雪中缓缓升起——”情景剧《磐石枪声》,再现了中国共产党在磐石创建第一支抗日武装的英勇事迹,带领观众回到那个风雪交加的抗战初期。

图片

图片

情景舞蹈《赵一曼》

黑暗可以吞噬光明,但吞不掉信仰的光芒。情景舞蹈《赵一曼》,通过舞蹈艺术,深情演绎了赵一曼烈士在敌人酷刑下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展现了巾帼不让须眉的壮志豪情。

图片

图片

纪录短片《不灭的背影》+歌曲《归来》

走近那段岁月的见证者,去感受沉甸甸的担当和信仰。纪录短片《不灭的背影》+歌曲《归来》,通过珍贵的影像资料和深情的歌声,展现了抗战时期无数无名英雄的背影,这些普通而坚毅的背影,汇聚成民族的脊梁,他们用生命守护了山河无恙。

图片

图片

创意节目《赓续·我们的纪念》

创意节目《赓续·我们的纪念》中,《铁血少年》是我校学生利用人工智能参与创作的作品,他们不仅让算法生成画面,更传递精神。这是“科技+艺术+思政”的课堂实验,也是智能影像教育的一次“红色表达”,更是我校在“艺术+科技”融合、“科技+红色题材”育人探索中的又一次有力实践。

图片

图片

戏剧小品《红色剧场》

戏剧小品《红色剧场》,电影学院的学生们将课堂变成舞台,把青春化作光影,通过戏剧形式展现了青年一代对红色精神的理解和传承。

图片

图片

情景朗诵《致未来的一封信》

“历史告诉我们,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情景朗诵《致未来的一封信》,通过朗诵形式,青年学子们向未来发出承诺,将继续走在先辈们踏过的道路上,守护和平,开创未来。

致敬环节

现场特别设置了致敬环节,通过播放老兵寄语短片,让观众聆听亲历硝烟的老兵们对未来的期望和嘱托。他们的话语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提醒大家不忘历史,珍惜和平。

图片

图片

大合唱《追寻》

活动在全场大合唱《追寻》中达到高潮,师生们用歌声表达了对先辈的敬仰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誓言将抗战精神代代相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图片

合影留念

追寻未竟的荣光,是我们的使命;点燃新的薪火,是我们的担当。此次我校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红色教学成果展,将红色文化与艺术专业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在创作实践中主动学习历史、感悟精神,不仅提升了专业能力,更筑牢了理想信念根基,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举措。未来,学校将继续探索“红色文化+艺术教育”的融合路径,推出更多优质的红色教学成果,引导青年学子在艺术创作中传承红色基因,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凝聚民族复兴磅礴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以青春之力书写新时代的责任与担当。

来源:吉林动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