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吉林 贺宝庆/文
国庆假期,长春伪满皇宫客流。
银联商务的初步测算数据显示,假期前三天,吉林省接待国内游客1336万人次,同比增长16%;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92亿元,同比增长10.3%。
国庆假期,长白山客流。
这三天里,吉林东部地区文旅市场“全线飘红”。长白山景区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长22.2%,通化市佟佳江旅游度假区10月3日单日接待游客3.2万人次,同比增长128.6%。
G331沿线的特色景区更是迎来爆发式增长。和龙市光东村接待游客2.72万人次,同比增长36.7%;龙井市良田百世运动假日景区接待游客1.97万人次,同比增长67.7%。
10月1日,集安五女峰景区停车场。
沈白高铁与G331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在节前同步贯通,如同为区域文旅发展装上了“双引擎”。三天的“小考”标志着吉林东部文旅在“双线”开通后首战告捷。交通新格局遇上超级黄金周,碰撞出令人惊喜的火花。
01“快进慢游”从愿景照进现实
沈白高铁的开通,彻底重塑了吉林东部的旅游时空格局。“早上在北京喝豆汁儿,中午在长白山脚下吃冷面”从玩笑话变成了现实。北京朝阳、沈阳北至长白山站的最快旅行时间分别缩短至4小时33分钟和1小时53分钟。
通化车务段客运值班主任张伟用数据印证了这一变化:“十一假期首日,通化站预计客流量在6000人左右。以往同期通化站发送量基本在每天1000-2000人。”
交通瓶颈的打破,让“过夜游”成为现实。长白山管委会酒店整体入住率约85%;集安市重点监测的13家酒店入住率均为100%;延边州星级酒店平均入住率92.5%。
国庆假期,珲春市丝绸之路渤海古镇。
与此同时,G331国道让“慢游”边境成为新的旅行方式。在浑江区小长川驿站、白桦白驿站等热门节点,游客驻足拍照、选购特色农产品,场面热闹有序。滴台村的乡村旅游经营单位提前备足的农家菜、山野菜等美食供不应求,干净整洁的民宿早被预订一空。
这种“快进慢游”的新模式,有效破解了长期困扰吉林旅游的“旅长游短”困境。来自上海的游客张女士的感受很有代表性:“早就想来延边感受朝鲜族文化,高铁开通让这个想法轻松实现了。在这里住了两晚,慢慢体验民俗风情,这种感觉很好。”
02特色经济借势腾飞
10月1日,集安早市繁忙场景。
交通条件的改善,让吉林东部的特色资源得以“走出深闺”。集安早市在这个假期成为了意想不到的消费热点,10月3日接待游客7.8万人次,旅游商品销售额达191.2万元,人参、冰酒、水果等特产销售火爆。
在江源区,“山货大集,烟火人间”全天候开放,地道山珍、农户自产果蔬、现场制作的风味小吃香气四溢,吸引游客边走边尝、随手采购。每天两场的文艺演出成为大集亮点,传统与现代交织,台下掌声与喝彩此起彼伏。
集安市火盆街。
更令人欣喜的是,文旅热有效地转化为了百姓的获得感。正如集安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副局长张蕾所言,这些举措不仅保障游览有序,更能带动导游服务、旅游产品销售等领域就业增收,预计全年旅游综合收入增幅可达18%以上。
03文化体验焕发新生
集安好太王碑景区。
“双线”开通,让吉林东部的文化资源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在集安,被誉为“东方金字塔”的长寿王陵前,游客驻足探寻千年积石形制与石砌技艺;好太王碑景区内,游客凝视“海东第一碑”碑文、交流历史见闻。
来自上海的游客战女士道出了许多游客的心声:“我的姥爷是书法爱好者,一直念叨好太王碑,这次特意赶在假期首日来。现场游客特别多,大家都带着对历史的好奇来探寻,这种氛围很感染人。”
集安大吉他广场。
夜间的集安依旧热度不减,滨江广场上高句丽风情歌舞表演,首日便吸引大量市民与游客驻足。演出“分段式、场景化”的创新演绎,让历史故事在游客身边“活”起来。
延吉中国朝鲜族民俗园。
在延吉中国朝鲜族民俗园内,浓浓的民族风情与国庆氛围完美融合。身着朝鲜族传统服饰的游客们,或与国旗拍照留念,或参与民俗体验活动,在感受民族文化魅力的同时,传递着对祖国的祝福。
04精细服务赢得口碑
面对“双线”开通后的首个客流高峰,吉林东部各地的精细化服务保障措施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应对激增的游客,五女峰国家森林公园新增了观光车和临时停车场,大大缩短了游客等候时间。
抚松县在长白山西站推出特色演出与“下车第一碗免费参鸡汤”暖心活动,让首批高铁游客瞬间感受到“参乡”的温度。全县在高铁站、景区、广场组织多场文化快闪与歌舞表演,将地方文化、红色精神与国庆主题巧妙融合。
集安市文旅局提前谋划,推出“跟着高铁游集安”“集线331”精品线路及旅游地图,串联景区、乡村、美食;热门景区新增夜游项目,城市打卡设施全新亮相,灯光秀、水秀等活动丰富游览体验。
这些细致入微的服务,赢得了游客的广泛好评。在鸭绿江国门景区,沈阳游客乔女士表示:“特意乘高铁赶在假期首日来,景区里游客特别多,但交通太便利了,路况好、心情好,看什么都觉得美,名不虚传!”
延吉网红墙。
展望未来,这个黄金周前三天的亮眼表现仅仅是个开始。随着“双线”效应的持续释放和服务的不断优化,吉林东部文旅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从“景点旅游”走向“全域旅游”,从“过境地”变身“目的地”,吉林东部文旅的新篇章,正在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