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抚松县深入贯彻落实“三农”工作相关安排部署,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两山”理念,围绕“两个持续、四个着力”,扎实推动“三农”工作,呈现出稳中有进,进中有优,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
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
守住粮食安全底线是“三农”工作的压舱石。在“藏粮于地”方面,争取3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项目,高标准农田面积达24.7万亩,达全县耕地面积的60%。重点推行“大豆-玉米-杂粮杂豆”轮作模式,轮作面积8.7万亩,统筹推进耕地质量和调节农产品有效供给。在“藏粮于技”方面,技术增产效果凸显。重点推广“一喷多促”“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9.4万亩,推广大豆根瘤菌剂6万亩,实施“一喷多促”9.5万亩,全县机械化率居全市第一位,“科技兴农”路越走越稳。
农村发展活力不断释放
“十四五”期间,抚松县以深化农业农村改革为抓手,推动“三资”管理规范化运转,不断释放农村发展新活力。土地二轮承包到期延包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切实保障农民土地权益。开展“册外地”清查,累计收费面积11.85万亩,收费金额718.49万元。推动农村集体资源资产进入省级产权交易平台公开交易,挂牌586宗,成交额865.12万元,居白山市首位。全县集体经济成果惠及广大农民,全县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实现5000万元以上,年收入10万以上村达到100%,已有93%的行政村进行了收益分红,分红总额247万元。
特色产业蓬勃发展
“生态筑基产业兴 长白山里参花香”绿色先行区案例成功入选农业农村部典型案例,是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案例。人参产业持续壮大,规范化种植和精深加工水平不断提升,投资3770万元的吉林华润和善堂人参有限公司新厂建设项目预计9月底开工,投产后年增加产值1.4亿元;投资1000万元的抚松小犀牛九制红参黑科技有限公司厂房建设项目已投产,年增加产值5000万元。蓝莓产业集群优势不断凸显,鲜果生产、加工、仓储、物流链不断完善,蓝莓深加工产品不断丰富,蓝莓白酒、蓝莓果酒、蓝莓果汁、蓝莓原浆等产品的出现,标志着抚松县农产品向精深加工迈进,为特色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乡村振兴根基不断完善
全面提升防止返贫监测力度,采取村民主动申报、行业部门预警、监测员日常排查、集中排查等多种方式,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农户识别为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纳入帮扶,累计帮助752户1232人增收致富。大力落实11项增收举措,发展庭院经济1174亩,创建帮扶车间12个,开发公益性岗位61个,12个脱贫村共发展集体经济项目61个,村均增收10万元以上。投资6680万元,实施“十百千万”工程项目8个,补齐薄弱村短板,改善提升效益明显。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创建省级干净整洁型村庄104个,宜居示范型村庄65个,生态引领型村庄13个,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善。
来源:抚松县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