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畔溢梨香

松花江畔溢梨香

金秋时节,前郭县哈拉毛都镇的千亩梨园迎来丰收季。个大饱满的苹果梨压弯枝头,清甜果香弥漫在松花江畔的田野间。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哈拉毛都苹果梨以皮薄肉细、汁多脆甜的特质,成为这里最亮眼的“甜蜜名片”。

“今年的苹果梨品质特别好,甜度高、果形好,精品果地头价能达到6块钱一斤!”李德明黝黑的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

哈拉毛都镇,地处松嫩平原向科尔沁草原的过渡地带。这片受松花江滋养的肥沃土地,光照充足,昼夜温差显著,为苹果梨的糖分积累和独特风味形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曾经,这里林地逐年减少……水土流失破坏了生态环境,威胁着果农们的生计。

2020年,前郭县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理念,启动了哈拉毛都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既改善了水土流失问题,又破解了灌溉难题。“现在好了,政府帮我们去了‘病根儿’,树根能抓住土了,果树成活率比过去提高了三成!”李德明道出了生态治理带来的实效。

生态向好,产业随之升级。64岁的李田有着28年苹果梨种植经验,成为当地“种梨大拿”。“8公顷的梨树,产量大概3万至4万斤,今年气候适宜,加上水肥跟得上,个头足,坐果率比去年高,预计增收20多万元。”李田自豪地说。在他的带动下,周边不少村民投身果园经济,果园还为留守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村民李艳华就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她笑着说:“最多的时候30多个人一起干活,授粉、套袋、采摘全年都有活儿干,一天能挣150块钱,可比出去打工强多了。”

如今,哈拉毛都镇的苹果梨产业不仅形成“产业集群”,还探索出多元化发展路径。每年春季,哈拉毛都梨花节都会吸引大量游客纷至沓来。仅2025年梨花节期间,就有近万名游客到访,有力地带动了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果农们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种植销售模式,果农杨青山介绍:“现在不仅靠批发赚钱,到了游客采摘季,采摘价格比批发价高,再加上农家乐的收入,效益相当可观。”有的果农还在果园发展林下养鸡,实现了收入的多元化。目前,全镇拥有大小果园100余个,果树经济林面积超过630公顷,涵盖苹果梨、鸡心果等10余种林果,年产值超过2000万元。

从昔日面临水土流失困境的艰难局面,到如今“春花”烂漫、“秋实”累累的繁荣景象,哈拉毛都镇这片蒙古语意为“茂密森林”的土地,正以“生态保护+特色产业”为路径,走出一条生态与经济双赢的乡村振兴之路。(刘欣悦 任胜章)

来源:吉林省人民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