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第五季净月微发现

敏感肌,当心化妆品里的这些“可怕”成分!


来源:Onlylady女人志

Hello,各位小仙女们,这里是希望大家越变越美的朱博。许多小仙女们都说最近冬天干燥脱皮比较严重,然后洗完脸用上护肤品有些刺痛的感觉,可能就是角质层变薄所引起的肌肤敏感度增加了。那么,为了增加皮肤的舒

Hello,各位小仙女们,这里是希望大家越变越美的朱博。许多小仙女们都说最近冬天干燥脱皮比较严重,然后洗完脸用上护肤品有些刺痛的感觉,可能就是角质层变薄所引起的肌肤敏感度增加了。那么,为了增加皮肤的舒适度,我们选择化妆品、保湿剂的时候还是要关注一下其中的成分,减少对敏感性皮肤的刺激。

总的来说,能够引起化妆品过敏的潜在诱因,包括有香精、防腐剂、色素、表面活性剂等等,而其中防腐剂,是被添加最广的一类产品,它的主要用处就在于阻止微生物生长,可保护产品,延长产品的货架寿命。而现在的许多化妆品含有油脂以及其他一些有机类成分,PH值又接近中性,显然是比较利于微生物生长的。所以添加的防腐剂主要作用机理就包括:

1. 破坏微生物细胞壁或者抑制微生物细胞壁的形成;

2. 影响微生物细胞膜的功能;

3. 抑制蛋白质合成和致使蛋白质改性,从而尽可能减少微生物生长。

那么常规的化妆品防腐剂究竟包含哪几类呢?

1. 首先是甲醛释放体,包括咪唑烷基脲/双咪唑烷基脲,DMDMH乙酰脲、季铵盐-15等。它们能够通过缓慢释放甲醛发挥抑菌杀菌的功效。然而,甲醛具有皮肤刺激性,同时长期接触还有致癌风险。虽然它因性价比较高曾经在清洁类和乳霜等产品中被广泛应用,但目前已经逐渐被一些新的防腐剂所替代。

2. 其次是尼泊金酯类,它属于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常见的有羟苯甲酯、羟苯乙酯、羟苯丙酯、羟苯丁酯,它们的水溶性随酯基的增大而逐渐变小。有实验数据显示对羟基苯甲酸酯类有模拟女性雌激素的能力,从甲酯到丁酯,雌激素活性随着烃基链增长而增加。近年因发现乳腺癌患者切片内有尼泊金酯类物质,被争议为有致癌风险,尚缺乏相关性的有力证据。同时它们也被认为有一定的皮肤刺激性。

3. 然后是甲基氯异噻唑啉酮(CIT)和甲基异噻唑啉酮(MIT),它们具有广谱、高效、使用方便特点,但是已经被证实可造成接触性皮炎和粘膜损伤风险,同时也被怀疑有神经毒性。其中甲基异噻唑酮(MIT)在冲淋类产品中也一再调低限量到0.0015%(15ppm),MIT 于2013年被美国接触性皮炎组织评为年度过敏源。CIT与MIT有相似的结构,早前就被限制应用在驻留型产品中。国内MIT目前仍然可以应用在停留产品中,敏感性皮肤可以购买护肤品的时候可以留意该成分。

另外是苯氧乙醇,它被认为可能对眼睛和皮肤有一定刺激性,皮肤表面易代谢,在有效剂量范围内不会对屏障完整的皮肤造成显著皮肤损伤。近年作为一款甲醛释放体替代防腐剂被认为有较高的安全性,适用于儿童和婴幼儿产品。《2015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规定最高添加量为1%,由于醇的水的水合放热特性,使用的时候皮肤会有轻微的热感(很多人误认为敏感)。这里顺便提一句,因为它的含量不超过1%,所以罗列在它后面厂家宣称的有效成分其效果可以忽略不计。

而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钾是主要作为食品防腐剂用,以未解离的分子发挥作用,一般要求在pH5以下的酸性条件下才能发挥作用,化妆品的PH值一般在中性左右,应用受到一定限制。苯甲酸钠的防腐效果优于苯甲酸,但是过量的话容易引起肝脏毒性,容易与VC等还原性物质产生致癌苯(避免一起使用),在韩国、日本等国已经禁止应用在食品和化妆品中。山梨酸钾安全性会相对较高。

最后是布罗波尔(Bronopol)(2-溴-2-硝基-1,3-丙二醇)和碘代丙炔基氨基甲酸丁脂(IPBC),它们因硝基的致癌性和可能摄入碘,也存在一定的安全争议。氯苯甘醚也被发现有刺激性和接触性皮炎风险,FDA提醒孕妇/哺乳期女性或儿童避免使用含有该成份的产品。在各地区法规中,对其也有严格限量。

综上所述,不管是哪类的防腐剂成分,各地都有严格的法规监管,在规定限制剂量和条件情况下使用对皮肤来讲是安全的,普通的耐受型皮肤类型人群大可不必为此担心。对于敏感性非耐受性皮肤的人群,在换用新的化妆品的前,可以做一下手臂内侧或者耳后测试,如果能够耐受,就不会有太大的使用风险哦~

吉林新闻

[责任编辑:韩莹]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网吉林今日推荐

长春新闻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