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吉林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于5月26日隆重召开。中国共产党吉林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吉林新一轮全面振兴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这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走出振兴发展新路战略思想,为决胜全面小康、建设幸福美好吉林而奋斗!

  • 热烈祝贺中国共产党吉林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胜利闭幕

    中国共产党吉林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在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胜利闭幕。这是在关键的时间节点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大会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走出振兴发展新路战略思想,顺应时代大潮、回应人民期待,开启决胜全面小康、建设幸福美好吉林的新征程。我们对大会取得圆满成功表示热烈祝贺!(详细)

  • 吉林省十一次党代会主席团举行第二第三次会议

    中国共产党吉林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主席团第二次会议,27日上午在省宾馆主席团会议室举行。巴音朝鲁同志主持会议。会议以举手表决方式,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吉林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选举办法》。(详细)

  • “红色引擎”助全面振兴 聚焦吉林省党建工作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打牢对党忠诚的思想理论基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构筑党的事业发展的坚实根基。”“从严开展反腐败斗争,始终保持高压态势。”连日来,参加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的党代表们,围绕吉林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建工作展开热议。(详细)

  • 【小路带你读报告】第三篇:钱包怎么鼓起来

    中国共产党吉林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5月26日隆重召开,“小路带你读报告”系列微视频为您深入解读省党代会报告。28日为您带来第三篇《钱包怎么鼓起来》。(详细)

  • 图解丨吉林这五年:砥砺奋进 成绩显著

    2017年5月26日,中国共产党吉林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隆重召开。过去五年,吉林省交出了怎样的成绩单?(详细)

  • 站在新的起点上——辽源代表团分组讨论侧记

    “五年累累硕果,五年未来蓝图,听了以后让我们心里热乎乎的。”党代表吴兰和辽源代表团的党代表们分享着聆听报告后的感受,“报告句句不离发展,字里行间都体现了省委对省情民心的透彻把握,对发展形势的深入研判,对目标任务系统的谋划……”(详细)

  • 党代表李晓红:探索社区“三张名片”

    党代表李晓红是辉南县朝阳镇兴工社区党总支书记,5月27日,在省十一次党代会上,她结合自身工作,谈了究竟如何通过做好服务社区居民、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工作,来具体落实和弘扬此次党代会精神。(详细)

  • 党代表赵贵生:擎起“工匠精神”的大旗

    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意识,引导企业发扬“工匠精神”,加强品牌建设,增强产品竞争力,形成独有的比较优势,培育更多的“吉林名牌”“百年老店”。(详细)

  • 砥砺奋进成就显著的五年
  • 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先后召开39次省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会议,组织各级各类理论宣讲逾10万场(次)。
  • 全力稳增长调结构,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0%,地方级财政收入年均增长8.3%。现代农业“三个体系”加快建设,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超过700亿斤。
  • 破解难题激发活力,改革开放深入推进。经济体制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累计完成改革任务255项。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13.8%。
  • 立足全局统筹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新格局。22个省级示范特色城镇建设成效显著,长春、吉林等11个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18个重点城镇扩权试点有序开展。
  • 加大环境整治力度,生态建设取得实效。全省森林覆盖率达43.9%,湿地湖泊恢复改善面积1300平方公里。白城“海绵城市”试点进展顺利。
  • 高度关注民生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投入民生资金11862亿元,占全省财政支出总量的79.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9.3%、9.7%。城镇累计新增就业275.4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05.2万人。
  • 协调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文化强省建设步伐加快。“吉林好人·引领风尚”和志愿服务活动成效显著,黄大年、吴亚琴、张宝艳等9人荣获全国“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等殊荣。
  • 积极推进依法治省,民主政治建设稳步发展。地方立法体系不断完善,立法工作取得突破,制定地方性法规41件。全面依法治省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走在全国前列,法治吉林建设步伐加快。
  •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党的建设得到切实加强。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取得重要实践和制度成果。坚持挺纪在前,积极实践监督执纪“四种形态”。
吉林省委书记巴音朝鲁
代表中国共产党吉林省第十届委员会作报告
  • 创新驱动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提高产业层次和水平。把创新作为经济加速增长的“发动机”和动能转换的“核心引擎”,坚持“加减乘除”一起做,“有中生新、无中生有”一起抓,促进经济由粗放式发展向集约式发展转型,推动产业由低端向中高端升级。要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创新基础作用,实施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协同联动攻关,推动国家协同创新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争取在重点领域取得新突破,加速科技成果在省内优先转化。要发挥创新的集聚效应。打造有利于创新的政策环境,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扩大有效投资,推动重大项目建设,促进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形成,推动科技型“小巨人”企业不断涌现。要积极培育新产业。根据我省产业基础和发展条件,加快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卫星及通用航空、精密仪器与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以碳纤维、玄武岩纤维、石墨烯、硅藻土等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要努力提高产品质量。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意识,引导企业发扬“工匠精神”,加强品牌建设,增强产品竞争力,形成独有的比较优势,培育更多的“吉林名牌”、“百年老店”。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促进公平竞争。吉林工业基础良好,实体经济特别是工业经济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也是我们稳增长调结构和转型升级的着力点。要加快推进传统支柱优势产业改造升级,落实好《中国制造2025吉林实施纲要》,加大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力度,抢占实体经济新的制高点,把我省建设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重大技术装备战略基地、国家新型原材料基地和重要技术创新与研发基地,形成具有持续竞争力和支撑力的工业体系。

    深化改革

    深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内在动力和活力。以习近平总书记“四个有利于”改革导航为总体遵循,科学谋划我省改革整体布局,深入推进以经济体制改革为核心的全面改革。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三去一降一补”取得实质性进展。着力化解煤炭、钢铁行业过剩产能,稳妥处置“僵尸企业”,加快企业兼并重组。落实国家和我省消化转化政策,下大力气解决粮食库存和商品住房库存。规范政府举债行为,加强企业债务杠杆约束,多渠道化降金融风险。加大减税、降费、降成本等力度,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进简政放权。深化“放管服”改革,扎实推进政务服务“一张网”建设,大力推进便民服务改革,全面建立清单管理制度,加大信息公开力度,提升行政效率和质量,认真整治损害群众利益和市场公平的失信行为,推进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打造“诚信吉林”品牌。

  • 现代农业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发展规模效益型农业,走出一条集约、高效、安全、持续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和可持续发展。突出发展现代食品工业,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做大做强“吉字号”优质特色农产品品牌。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培育家庭农场及联盟、农民合作社及联合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及服务主体。实施农民增收行动计划,广辟农民增收致富门路。

    服务业

    积极发展服务业,加快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服务业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显著特征和重要标志。要拓宽发展思路。坚持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并重、传统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并举,增加高品质服务消费供给,积极开拓新领域,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互联网+”、电子商务、节能环保、云计算、大数据等极具发展前景和潜力的“朝阳”服务业。大力推进全域旅游,建设中国生态旅游大省、冰雪旅游强省。支持银行、保险、信托、证券、金融租赁公司等各类金融组织发展,建立辐射东北亚的区域金融中心。要强化要素支撑。优先安排服务业项目用地,实行公益类服务业划拨用地政策,支持旧城区改造、城区老工业区搬迁等土地用于服务业发展。创新财政金融支持方式,放宽服务业项目申请政府资金的要件限制。加大对服务业领军人才、高层次紧缺人才的引进力度,强化人才要素支撑。要发挥服务业对农业、制造业的“粘合剂”作用,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科学把握产业互动发展的经济规律,推动信息技术在服务业中的创新应用,加速服务业产业内部融合,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推动服务业与农业、制造业深度融合,更多地向服务业要消费潜力、投资拉力、创新能力,以服务业的迅猛发展推动我省产业结构加快向集约化、专业化、高端化方向发展。

  • 区域协调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合理布局中释放新潜能,在协调发展中增强新后劲,加快形成主体功能各具特色、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环境承载和谐的区域发展新格局。要推动中东西“三大板块”协调发展。中部要突出一个“新”字,以产业创新、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引领发展、支撑发展;东部要突出一个“绿”字,发展绿色经济,实现“绿色转型”,向绿色生态要红利、要效益;西部要突出一个“水”字,强化生态修复,构建绿色生态产业体系,以水而活、以水而兴。要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抓住人的城镇化这个核心,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和居住证制度双落地。突出产业支撑,加快以城聚产、以产兴城、产城融合。主动对接哈长城市群发展规划,加强中部城市群和重要节点城市建设,搞好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完善城镇公共服务体系,保障进城农民平等享受就业、教育、医疗、社保等权益。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实施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示范工程,深化扩权强县改革,激发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深入推进省级特色示范城镇建设,在抓好22个省级特色示范城镇建设基础上,再打造一批各具生态文化、历史风情、旅游休闲、产城融合、商贸物流、民族风貌等特色小城镇。要加强城市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深化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大力提高城市交通、市政配套、园林绿化、公共消防等建设和管理水平,加大对老城区、棚户区、工矿区等改造力度,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建设,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生态保护

    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生态环境关系全省人民福祉,关乎吉林长远发展。要牢固树立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深入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加快建设绿色吉林美好家园。要综合治理环境污染,解决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全面实施清洁空气行动,着力解决燃煤污染、机动车排放、城市扬尘、秸秆焚烧等突出问题,积极有效应对雾霾天气,确保人民群众呼吸上新鲜空气。全面实施清洁水体行动,严格落实“河长制”,加强松花江、图们江、东辽河等重点流域重要支流水环境整治,强化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完善城镇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确保人民喝上洁净水。全面实施清洁土壤行动,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和修复,有效防控土壤环境风险,确保农产品安全。要强化生态修复保护,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完整性。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着力实施长白山林区生态修复、黑土地保护治理、河湖连通和退化草原综合治理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扎实推进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促进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系统协调共生。要构建绿色发展模式,推进资源节约循环高效利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培育绿色品牌,打造绿色产业体系。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农业、工业、服务业循环生产体系建设,提高“三废”利用率。要完善生态建设体制机制,切实用制度守护好青山绿水。落实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和土地管理制度,依法惩处环境违法犯罪行为,推动形成政府、市场、公众多元参与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完善生态环境指标考评办法,实行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建立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

  • 一带一路

    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全面提升开放质量和水平。我省是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重点省份,是国家确定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要抓住这一重大机遇,高水平引进来,高质量走出去,以新一轮大开放的主动赢得新一轮大发展的主动。要深入实施长吉图战略,扩大东北亚区域开放合作。着力提升长吉腹地内陆开放功能,打造吉林中部内陆开放高地。统筹优势产业,实施“走出去”战略,进一步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发挥图们江开发合作机制作用,加强与东北亚各国的经贸合作,打造若干国际产业合作园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和境外产业园区,化沿边近海优势为开放发展优势。要抓好开发开放平台建设,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加快推进长春新区国际空港和国际陆港等开放平台建设,突出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延龙图新区、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通化国际内陆港务区、中新吉林食品区、和龙边境经济合作区等园区建设,加快推进各级各类开发区改革创新,增强要素集聚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利用好中国—东北亚博览会对外开放平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贸易投资。要进一步畅通对外通道,建设国家“一带一路”向北开放的枢纽。围绕打造“丝路吉林”大通道,加大铁路、公路、桥梁、口岸、航线等重点项目规划建设力度,提高内外联通水平。坚持“借港出海”,积极推动扎鲁比诺万能海港重点项目。推动珲春至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高等级陆路通道建设,提升“长满欧”货运量,争取开通第二条中欧货运班列“长珲欧”。要扩大国内区域合作,不断拓展开放合作领域和空间。加强与辽宁沿海经济带、环渤海、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珠三角等区域经贸互动。抓住我省与浙江省、长春市与天津市对口合作机遇,开展全方位合作对接。全力加快长平经济带、白通丹经济带建设,深入推动四辽铁通经济协作区建设,积极谋划向北开放和白齐兴生态经济合作区建设。

    基础设施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基础设施建设是扩大有效供给的重要内容,对经济增长、民生改善起着关键性作用。要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加快高速公路建设,打通省际出口,使纵向大通道全部贯通,基本形成“五纵四射三横”的高速公路网。按照市(州)通动车的目标,加快构建以东南快速铁路环线和西北电气化环线为两翼的“蝴蝶型”铁路网格局。加大民航机场建设力度,形成以长春龙嘉机场为龙头、支线机场为辅助、通用机场为补充,航线辐射全国及周边国家的新体系。加强国、省道和农村公路建设,建成“外通内联、畅乡通村、班车到屯、安全便捷”的农村交通运输网络。



回眸吉林五年发展:争当农业现代化排头兵

四月的春风,格外和煦。走在吉林广袤的田野上,放眼望去,天地辽阔,阡陌纵横,处处呈现着希望、生机和活力。这里蕴藏着创造的伟力——五年来,白山松水间,一项项产业规划振奋人心,一个个农业项目加速推进,一处处设施农业生机勃发;这里释放着乡土的气息——五年来,在这片黑土地上,农业龙头企业日益壮大,特色农业遍地开花,现代农业异彩纷呈; [更多]


吉林省五年发展改革:破冰前行奏响最强音

五年来,在吉林改革发展的路上,有过寻觅的目光,有过试探的脚步,有过未知的远方,但身之所往、心之所向,不变的是改革的决心!是红利的释放!是对百姓幸福的追求!五年来,从毅然破冰前行到迈入深水区,面对经济发展中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省委、省政府始终把政务改革作为转职能、提效能、激活力、促发展的重要抓手,持续用力,不断深化。 [更多]


吉林省五年开放路:大格局需要大智慧

位于祖国雄鸡版图嘴尖角处的珲春市防川村,现在已经成为旅游胜地。登高远望,雾气蒙蒙的日本海就在视野之内。从这里沿图们江而下出界碑15公里就是日本海出海口,然而就是这短短的距离,却成为吉林人久久的心中之痛。沿边近海却不靠海,长期戴着内陆省份的帽子,与很多发展的历史机遇擦肩而过,留下了无数遗憾。 [更多]


吉林省五年民生发展:一枝一叶总关情

民生无小事,枝叶也关情。教育是民生之基,医疗是民生之需。过去五年,省委、省政府紧紧用“民生”坐标定位吉林发展,从教育均衡到教育公平,从大病医保到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一项项教育医疗惠民举措的接连出台,为这五年风雷激荡的改革实践打上了鲜明印记。回首觅足音,我们清晰地感受到2700万吉林人民追求幸福的脚步踏实而有力! [更多]


吉林省五年文化发展:深沉持久的力量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曾形象地指出:“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认真贯彻中央部署,全面推进文化建设,为全省人民追逐伟大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文化力量。 [更多]


回眸吉林省五年发展之改革篇:司改扬帆破浪行

有一种力量,叫改革。有一种行动,叫“破冰”。置身浩浩荡荡的改革浪潮,披荆斩棘一路“破冰”前行,以司法体制改革维护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必定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2014年3月,乍暖还寒的吉林,作为中央政法委确定的全国首批司法体制改革试点省份之一,在改革劲风的吹拂下,司法体制改革试点的帷幕在吉林徐徐拉开。 [更多]
  • 1
  • 2
  • 3
  • 4
  • 5
  • 6
  • 7
  • 开幕式会场全景。
  • 开幕式会场全景。
  • 开幕式会场全景。
  • 党代表一边听报告一边认真记着笔记。
  • 党代表一边听报告一边认真记着笔记。
  • 党代表一边听报告一边认真记着笔记。
  • 党代表一边听报告一边认真记着笔记。